民营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活跃因子”。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3个榜单。我省有11家企业上榜中国民企500强、15家企业上榜制造业500强、2家企业上榜服务业100强,彰显了安徽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劲活力。
如何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今年以来,安徽省工商联深入商协会和重点民营企业,开展“进企业、解难题、送政策、促发展”活动,推动各类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9月8日下午,在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省工商联“进企业、解难题、送政策、促发展”活动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省工商联副主席聂磊介绍相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精准把脉问需
省工商联坚持突出走访重点企业、突出察实情解难题、突出提振发展信心、突出促进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行动,召开省工商联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新春畅享会,赴合肥、淮北等地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面对面对话民营企业,与会企业不分类型、不分大小,在与企业负责人现场交流的同时,收集企业在生产经营、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困难或建议,汇总整理后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
同时定期梳理汇总涉企问题,掌握民企诉求相对集中的领域,摸清惠企政策落地落实中的堵点、难点;开展分析研判,从“解剖一个问题”到推动“解决一个领域问题”。今年以来,省、市、县(市、区)工商联联动,走访重点商会协会和民营企业,问困问计于企业,共开展1239场次“进企业”活动,推动解决问题诉求485个。
新闻发布会现场
推进诉求办理
省工商联完善诉求处置机制,整合形成3个常态化“企业诉求”反映平台,包括省委统战部和省工商联与民营企业季度座谈会、安徽省网上工商联“为企服务”端口以及省工商联“直通车”,进一步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修订完善省工商联涉企问题常态化归集处理规范流程,促进形成闭环管理,省工商联收集企业诉求101条,已办结65条。其中,协调解决44条个案问题,通过提案信息、大会发言等方式帮助反映21条诉求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省工商联通过政协资政会、月度专题协商会等平台,就企业科技创新、“抱团出海”等议题建言献策,反映企业诉求,推动完善产业支持政策。各市工商联也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建立“收集-办理-反馈”的闭环机制,共帮助当地企业协调解决420个问题。全省各级商会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民营企业民商事和劳动争议案件8358件,调解成功率83%,依法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新闻发布会现场
搭建服务平台
省工商联搭建产融对接平台。线上,常态化收集企业融资需求,对接协调金融机构处理。截至8月底,2140户企业提出融资需求,金融机构放款金额290.54亿元。线下,举办“民营企业走进邮储”银企对接会、“民营企业走进上交所”金融服务培训班等。联合工商银行开展优质民营企业融资工作,推动269家企业纳入工行白名单,已放款21.55亿元。积极参加安徽省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介绍省工商联贯彻落实举措。开展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金融赋能行动。依托徽商总会组建徽商产业基金,首期规模30亿元,重点投向徽商科创企业和科创项目。
为了搭建研学平台,省工商联先后组织1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走进联宝(合肥)、海尔卡奥斯“灯塔工厂”开展观摩教学活动,激发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活力。组织26名百强民营企业走进深圳华为公司,开展为期一周的科技创新培训,推动我省优强民营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探索企业发展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和新模式。
此外,省工商联组织召开2025徽商大会徽商“出海”链接会以及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专场产业发展链接会,编印链接会供需手册,现场发布产业链供需信息300多条,推进徽商企业围绕“出海”等需求与部分海外安徽商会、金融机构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现场链接洽谈,促进产业链协同。(记者徐慧媛 许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