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腾
9月8日晚间,小米集团职业道德委员会的一封内部通报邮件,在科技圈掀起波澜。
邮件宣布中国区市场部员工王腾因“泄露公司机密信息”和“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被辞退。
这位在数码圈拥有相当高知名度的小米中层干部,通过微博回应道:“很惭愧跟大家说声抱歉,过去犯了一些错误,接受该有的代价。”
王腾的被辞退,被外界视为雷军的“挥泪斩马谡”。虽然名义上是小米中层管理干部,但王腾的职级为21级,考虑到小米一共只有22级(22级对应副总裁及以上),他实际上距离公司最高管理层仅一步之遥。
但可惜的是,这位曾被视作“卢伟冰接班人”的中层大将,最终因触碰公司制度红线而黯然离场。
明星经理,冉冉升起
王腾可谓是多边形战士,既有做产品的能力,又有管理经验,关键还对营销非常擅长。他的职业生涯与小米紧密相连。
2016年,29岁的王腾加入小米。2019年任手机部产品部总监。2020年3月,王腾加入REDMI产品团队,任REDMI产品总监。
2021年11月,王腾轮岗到小米公司河南分公司任职,负责河南的市场销售工作。两年后,王腾结束轮岗回到小米北京总部,于2023年9月任REDMI品牌发言人、REDMI市场部总经理。
2024年2月3日,王腾任REDMI品牌总经理。5月8日,小米发布相关人事任命,王腾担任中国区市场部副总经理兼REDMI市场部总经理,分管电商市场部和零售市场部。
到2024年12月31日,微博认证显示,王腾升任为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并兼任REDMI品牌总经理。从这段履历可以看出,王腾在小米内部可谓是备受重用的潜力股。
泄密前科,屡教不改
王腾的泄密问题并非首次。
2024年8月的一场直播中,雷军就曾提到:“除了我们滕总(王腾)动不动泄密被罚款以外,我的口碑还是可以的。”
这并非玩笑话。早在2022年,王腾就曾因泄露K50发布时间被处以扣绩效、取消晋升的处罚。雷军也曾多次敲打,让其谨慎泄密。
小米内部对于保密违规行为一直保持着高压态势。
例如2023年12月,三名员工因未经许可擅自参加外部券商、投资机构组织的“小米汽车研讨会”,臆造传播大量错误、不实信息,并以收取“咨询费用”为目的而被辞退处理、永不录用,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高度竞争的消费电子行业,保密工作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新产品信息、市场策略等机密信息的泄露,可能导致企业付出巨大的商业代价。王腾作为高管更应深谙此道,却依然再次触碰红线。
小米集团在内部通报中明确指出,王腾存在两项严重违规违纪行为:泄露公司机密信息和利益冲突行为。
这说明王腾这次的泄密绝不是普通的泄密事件,而是关系着公司的切身利益,甚至可能影响到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的泄密。
小米依据《小米集团员工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和《小米集团诚信廉洁守则》等制度规定,决定给予王腾辞退的处分。公司在内部邮件中强调,对违规违纪行为坚持“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态度。
这个处分也说明了事件的严重性。因为普通泄密顶多给予惩罚,比如降职、罚款等,体面点会自己离开。但这次是直接发通报开除,不留余地的辞退。
雷军铁腕,仁至义尽
王腾的被辞退,被视为雷军“铁腕治军”的体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任何可能削弱企业竞争力的行为都将受到零容忍对待。
不过,相比小米处理类似事件时“永不录用”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做法,对王腾的处理似乎已经考虑到他过往的贡献和地位。
小米的通报中并未提及追究法律责任。王腾在回应中表示:“先休息一段时候再重新开始”,可见雷军已经留够了情面。
王腾自己也承认:“感谢雷总和公司各位领导过去多年的培养和信任,非常不舍离开。未来仍然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小米,支持REDMI。”
王腾被辞退的事件,向整个科技行业发出了强烈信号:无论职位多高、能力多强,一旦触碰保密红线,就必须付出代价。
在科技行业,创新是引擎,保密则是护城河。没有护城河的守护,再强大的创新也难以为企业创造持续价值。
回顾科技行业发展史,泄密事件屡见不鲜。苹果公司曾因员工泄露新品信息提起刑事诉讼,华为也多次内部处理泄密人员。
这起事件也暴露出手机行业的竞争已进入肉搏阶段。当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营销节奏和发布时机就成为制胜关键。一款新机的配置、价格、外观等信息的提前曝光,完全可能打乱整个市场布局,造成真金白银的损失。
雷军这次选择辞退,却非更严厉的法律追究,也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不过这件事还是提醒了我们:职场有红线,言行需谨慎;商战无小事,保密即保命。
来源:每日商业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