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请于公众『市场分析报告』阅读原文
《AI芯片业+半导体,最受资金追捧的产业链受益公司(附名单)》
今年的半导体板块成为A股市场表现最亮眼的赛道之一。8月,国内半导体指数大涨23.84%,远超沪深300的10.33%。这一轮行情背后,国产AI算力芯片厂商业绩爆发、下游需求结构复苏、全球云厂商资本支出持续加码,共同构成市场资金持续流入的核心动力。
最新季度数据显示,国内半导体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87%,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23.99%,毛利率和净利率环比持续回升。其中集成电路、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等板块均实现正增长,行业内部分化显著,集成电路和设备板块表现尤为突出。
A股市场上,8月涨幅前列的公司包括寒武纪(110%)、东芯股份(82%)、盛科通信(78%)、臻镭科技(55%)、芯原股份(54%)、瑞芯微(53%)、澜起科技(45%)等。以寒武纪、海光信息为代表的AI算力芯片厂商Q2业绩大幅增长,寒武纪单季营收同比暴增4425%,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325%,海光信息单季营收同比增长41%,表现极为抢眼。
全球层面,半导体产业链需求继续分化,AI相关硬件基础设施投入持续高位。2025年7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速达20.6%,已连续21个月正增长。北美四大云厂商(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Q2资本开支同比增长69%,国内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Q2资本开支合计同比暴增168%。资本开支的持续扩张直接拉动了AI芯片、存储器、服务器、PCB、铜连接件、光芯片等环节的市场需求,部分领域出现产能利用率环比提升、库存水位下降的积极变化。
在细分环节表现上,半导体设备、材料领域同样亮点突出。2025年Q2,半导体设备板块营收同比增长42.8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05%。相关A股公司中,拓荆科技、伟测科技、安集科技、中微公司等企业二季度营收、利润增速显著。半导体材料板块则有安集科技、格科微、敏芯股份等公司二季度营收、利润增速突出。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带来板块轮动机会,具备技术壁垒、业绩高增长、订单持续释放的头部企业持续获得资金关注。
消费电子市场层面,智能手机、PC等终端出货量复苏,AI PC与AI手机渗透率提升成为下半年新亮点。全球智能手机厂商中,三星、苹果、小米、vivo、传音继续领跑;国内市场,华为、vivo、OPPO、小米表现稳定,苹果排名第五。高通、联发科、苹果、三星等芯片巨头正加快AI手机芯片迭代升级。AI PC端,高通骁龙、英特尔、联发科等厂商围绕AI加速器生态加紧布局,国内联想、华为、小米、荣耀等厂商新品加速上市。
海外市场,美股半导体公司8月普遍上涨,Aehr Test Systems、AXT、nLIGHT等企业涨幅居前。英伟达Q2营收467亿美元,同比增长56%,预计全年AI基础设施市场空间高达3-4万亿美元。SK海力士、美光等存储器巨头业绩也持续改善。
目前半导体行业处于新一轮技术创新与国产替代进程加速阶段。国产AI算力芯片产业链相关公司寒武纪、海光信息、芯原股份,设备与材料环节的中微公司、安集科技、拓荆科技、伟测科技,均处于行业资金密集流入的重点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