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紫金山新闻
9月的南京,跨境贸易的活力在城市各个角落生动流淌。焦点科技的展厅里,中国制造网数据大屏正实时刷新着全球询盘动态,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通过在线上与中国卖家敲定订单;龙潭港区的长江岸边,岸桥钢铁巨臂精准吊运着集装箱,场地上整齐排列的新能约车即将开启出海的航程;苏美达的生产线高速运转,绿色、智能、创新的产品受到多国客商的喜爱……
记者从南京市商务局获悉,今年1-7月,南京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1.6%。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数字平台搭建的“出海快车道”、物流通道织就的“全球联通网”,更是产业链铸就的“竞争硬实力”。
平台搭桥:全链路服务商聚集,数字桥梁链接全球商机
本月初,中国制造网带着平台上多家五金企业的产品参加全球三大五金展之一的墨西哥国际五金工具展览会,为采供双方提供高效、便捷的匹配服务,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同期,焦点科技副总裁、中国制造网总裁曹睿也带着团队来到墨西哥,深入了解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的发展,以期为中国企业的产品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中国制造网是焦点科技旗下的核心平台,通过多样化的会员服务和数字化出海解决方案,持续助力中国外贸企业出海,链接全球商机。”9月12日,记者来到焦点科技,展厅里中国制造网数据大屏上清晰地显示着全球询盘动态、买家地域分布、热销品类排行等数据。公司公共事务总监耿楚楚指着大屏介绍,平台通过自主研发与资源整合,构建了覆盖独立站、金融等多个领域全面的外贸服务生态。截至6月30日,中国制造网拥有5200万企业用户,网站上有超过9900万条的中国产品数据,网站年访问量超过30.4亿人次。
“面对中国外贸出口结构化转型以及新兴市场订单量持续高涨的行业态势,我们今年创新推出了‘新航海计划’。” 耿楚楚告诉记者,他们以多元化国际市场布局为核心,通过强化平台资源投入、深耕重点区域市场、扶持轻工行业出海等系列举措,助力中国供应商稳固核心市场、拓展新兴市场,不断夯实“中国制造”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今年上半年,中国制造网实现全站流量同比增长35%,新兴市场增势尤为显著:中东增长45%,南美洲增长43%,欧洲攀升41%,南亚与非洲分别增长39%和35%。同时,平台推出的外贸AI助手“AI麦可”及在线交易服务,也在进一步赋能供应商高效拓展全球市场。
新卖家如何快速起步?跨境物流、海外仓储去哪里找服务?产品和品牌如何推广?各国的税务、合规政策差异如何快速了解、规避风险……企业以跨境电商模式将产品卖到国外,中间要经历重重“关卡”,入驻跨境电商平台、营销推广、获取订单、物流发货、海关申报及清关、配送售后、支付收款、结汇报税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操作。
众多创新型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商和平台在南京的集聚,让企业走出去有了底气。第三方平台有中国制造网、亚马逊南京办公室等;想要实现品牌快速、低成本出海,江苏未迟有全流程孵化服务体系;拓扑丝路(南京)的一站式数字化进出口综合服务平台,可以提供物流通关等数字化服务;供应链融资方面,“鲸汇通”平台将“信用交易+贸易融资”引入行业;在海关报关方面,“9610”“9710” “9810”各种报关模式,均能找到服务商……从品牌孵化、到物流、再到报关乃至海外仓建设、金融服务等,跨境电商“全产业链条”上的优质企业在南京都能找到,这些服务商和平台为跨境电商企业全链路业务提供丰富的、优质的数字化服务产品,满足各类业务场景的个性化需求。
通道提速:持续拓宽开放通道,“走出去”更加高效便捷
9月12日中午,记者来到龙潭港区,站在码头远眺,江面上的货轮往来如织,岸线上,一组组集装箱整齐排列成高高长长的“墙”,钢铁巨臂有序摆动,将集装箱精准吊装至货轮。没一会儿,就有好几辆满载着新能源车的大卡驶入园区,这些新能源车也将在这里乘船驶向海外。
“我们公司位于南京段龙潭水道,地处长江三角洲西部的最顶端,处于长江和东部沿海‘T’型经济发展战略带结合部,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集装箱枢纽港之一。”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仲琰指着长江边一排排林立的集装箱和龙门塔吊向记者介绍,南京乃至周边城市生产的很多产品都从这里装箱出海,货源辐射范围包括长江沿线、长江主要支流、华南、华北等区域。1-7月公司完成206.55万标箱,同比增长7.1%;外贸箱量同比增长6.48%。
上个月,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鸿伟”轮完成1826标准箱的装卸作业后,缓缓驶离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踏上直航欧洲的征程,标志着南京港首条集装箱北极航线正式开通首航。北极航线作为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黄金水道”,相较于传统的苏伊士运河航线,航程缩短约3200海里,运输时间与成本显著降低,助力企业降低贸易成本。
徐仲琰告诉记者,公司已具备完善的公、铁、水多式联运运输体系,且有多条远洋、近洋、内贸、中转等航线,为企业产品出海畅通了物流通道。
在龙潭集装箱公司下游约2.2公里处,就是南京综合保税区(龙潭片),这里也是南京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功能平台。2020年,综保区紧紧抓住跨境电商零售保税进口业务蓬勃发展的契机,打造了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吸引到一大批跨境电商企业入驻。
前不久,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复制推广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经验的通知》,其中由南京综保区(龙潭片)于2022年率先探索实践的服务创新案例——“网购保税商品与国内货物同包同车集拼出区模式”成功入选,面向全国推广。 “我们公司有消费满赠活动,过去即便是一笔订单,进口商品和国产赠品也必须分开发货,费时费力,成本也高。”南京视客跨境电商有限公司跨境业务负责人表示,“同包同车”新模式下,可以将国内货物(如赠品、配套商品)运入综保区与网购保税进口商品同仓分区存储,发货时同包打包、同车配送,为企业和消费者都带来了利好,企业出海更畅通了。
南京市商务局介绍,南京持续拓宽开放通道,不断丰富国际货运航线,并实施2025年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出台25条举措强化口岸服务能力,推动跨境通关更加高效。
强链固基: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锻造外贸核心竞争力
走进苏美达展厅,校服、家纺、割草机器人、汽油柴油发电机组等多种产品映入眼帘。“我们的产品涵盖五金工具、机电设备、成套工程、纺织服装、船舶工程、新能源等领域,业务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陈峰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公司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实现了比较可观的增长,服装、钢铁、船舶等在欧盟等市场也实现了高速增长。“我们要打造数字化驱动的国际化产业链和供应链,成为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标杆企业。”陈峰说。
苏美达的发展是南京强化产业链韧性的生动缩影。值得一提的是,南京通过探索“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实施跨境电商市场主体倍增计划等举措,扶持本地产业、企业做大做强。现已初步形成智能制造、户外用品、电动工具、纺织服装四大跨境电商出口产业带。培育了苏豪云商、南钢国贸、薏凡特等传统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的典型代表,涌现出苏豪纺织集团、焦点科技、擎天科技、未迟数字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商。全市有超过5000家外贸企业通过阿里国际站、中国制造网、亚马逊等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南京市商务局表示,接下来,将聚焦生态建设,多维度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将继续强化与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联动,加快发展省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和公共海外仓,支持一批特色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创新升级,形成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生态园区集群。继续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围绕智能制造、户外用品、电动工具、 纺织服装等领域继续培育壮大优势企业,加大跨境电商重点平台、服务商对接,提升合作平台能级,打造产业带细分领域独角兽、小巨人和“隐形冠军”,带动更多优势产品出口。丰富跨境电商消费新场景,鼓励进口企业在保税区设立进口中心仓,发展“保税仓+ 直播”“体验店+直播”等新模式。同时还将支持焦点科技等综合服务类链主企业,主动向产业链两端延伸,通过链主产业带动能力,将更多上下游资源融入到南京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增强跨境电商资源集聚力。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