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元力社
9月11日,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渝中区现代商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根据《行动计划》可知,到202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5%,总量在全市率先突破2000亿元,位列全市第一;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年均增速12.5%,总量达6000亿元以上;商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2%以上。
《行动计划》提出,拓展数字应用场景,培育新型消费业态。
近年来,以网络购物、直播带货等为代表的数字消费新业态与新模式蓬勃兴起,已然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而数字消费基础设施,则是培育和壮大数字消费的坚实“基石底座”。
重庆市作为全国首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试点城市之一,自2023年起便积极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在这一进程中,当地数字消费基础设施体系日益完善,新一代数字技术与消费领域深度交融,数字生态圈的构建步伐不断加快,数字消费的潜力与活力得到持续释放。
今年上半年,重庆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8300亿元,同比增长4.5%,总量保持增长态势。同时,引进的品牌首店数量跻身全国前四,通过240小时过境免签“渝进蓉出”“蓉进渝出”的旅客数量增长近一倍。
渝中区从深藏崖壁的地下洞穴到百米高空的云端天台,精心打造了60余个“江崖街洞天”系列特色鲜明的新场景、新空间,构建起多元化的夜间消费场景。
《奇遇三星堆》VR沉浸探索展巧妙地将中国文化历史IP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游客戴上VR头显,便能置身于神秘的古蜀王国,跨越时空与三星堆“亲密接触”。《三峡侏罗纪》VR大空间根植于重庆深厚的恐龙文化,将三峡博物馆丰富的文博资源与长嘉文旅先进的数字技术创意融合。
9月1日发布的《渝中区算力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指出,将加速“渝中宇宙”虚实文旅建设,推进华智未来“游语通垂直应用大模型文旅项目”等文旅元宇宙项目落地实施。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推荐和导览服务,打造虚实交互的沉浸式文旅体验空间。同时,运用AIGC技术批量生成洪崖洞、湖广会馆数字孪生体,开发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
此外,重庆市还接连出台了《重庆市“人工智能+”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重庆市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技术创新、场景建设、人才引进等多个维度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预计全市人工智能核心及关联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在智能终端领域,重庆市正加速推动智能终端产业向AI方向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等关键部件以及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今年1—7月,“重庆造”AI电脑产量达到406万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3%,成为驱动全市电子产业产值增长的“爆发点”。
截至目前,重庆市已推动AI技术贯通“四侧”、融合“四链”,成功创建视听交互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10个国家级平台、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16个大型数据中心,吸引了芯鸿智算等一批算力芯片及服务器头部企业来渝落户。同时,累计培育了10个未来工厂,建成了22个“AI+制造”场景,为数字消费和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注: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