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益益乳业生产车间,“用心做好每一杯奶”的标语随处可见,却鲜见工人身影。“这个车间看似无人,实际上正处于生产状态,在中央控制室可以看到生产车间、牧场牛舍、挤奶大厅以及销售终端门店的每一个运行细节。”工作人员介绍。
作为安徽省乳业领域的“老字号”,近年来益益乳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有力提升了企业运营管理水平——智能化率提升27%,产品优良率提升4%,用工减少25%。
益益乳业的蝶变,是安徽省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新格局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9月20-23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将在合肥市举办。安徽省作为中国制造业大省,近年来积极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此次将借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这一重要平台,集中展示在智能工厂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工业互联网平台,铸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基座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时代必须抢占的关键赛道。尽管市场竞争激烈、高手如云,作为世界制造业大会上“老嘉宾”的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依然表现亮眼。
走进位于马鞍山市博望区的奥特佳科技公司,无论是机械加工车间还是装配车间,都有一排排格外显眼的显示屏。显示屏实时反映设备运行状况,有关生产的数据也实时上传到中控平台。管理人员无须奔走于生产线,就可掌握生产进度,统筹生产安排。
羚羊工业大模型
奥特佳是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在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下,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羚羊平台通过精准的数据支持,帮助我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奥特佳科技公司负责人说。
羚羊工业大模型以讯飞星火通用能力为核心底座,专为工业领域打造,具备工业文本生成、知识问答、代码生成、理解计算、多模态五大核心能力。
“工业大模型是引领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新动能,也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作为工业AI产业化的推动者,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徐甲甲深知工业互联网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率先推动发布工业大模型服务,以产品化、平台化助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带领团队研究攻破多个工业核心技术,引领AI在工业领域落地使用。目前,羚羊正在助力越来越多企业驶上数字经济的“快车道”,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拍档。
本次制造业大会上将重磅发布羚羊工业大模型3.0,展示数字工匠一体机、AI设备运维、工业智能体等产品与解决方案,推出以AI营销为核心、支持多语种内容生成的数字化工具包2.0。
记者从安徽省工信厅获悉,近年来,安徽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与应用,上半年新增省级重点平台22个。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培育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92家,连接设备及点位数超1100万个,集聚工业模型及工业APP超3.5万个,服务企业突破50万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域发展指数稳居全国第六。
其中,科大讯飞“羚羊”、奇瑞“海行云”、中建材“凯盛AGM”3家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入国家级“双跨”平台行列。全省初步构建起“双跨” 平台创新引领、行业平台纵向连接、区域平台横向覆盖、专业平台重点突破的平台赋能体系,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成为安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
5G工厂建设,树立数字化转型新标杆
清晨8点,海螺集团的窑操作员马国栋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过去,中控室需要他和另外七名同事同时操作,如今仅需两人,工作内容也从以前的操作调整变成了如今的运行监控。“不仅劳动强度降低了,而且窑整体运行更加稳定。”马国栋说。
这得益于海螺集团的创新举措,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将传统水泥生产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了智能生产、运行维护和智慧管理三大平台。这些平台使得工厂运行更加自动化、管理可视化、故障可预控,实现了全要素的协同和智慧的决策。
海螺水泥全流程智能化工厂控制室
9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5年5G工厂名录》,全国共560个项目入选,分布29个省(区、市)、覆盖48个行业。我省共35个项目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6位。安徽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凭借其在“5G+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大力实施的“铜陵市海螺5G车间”项目成功上榜,荣获“国家5G工厂”称号。
“制造业已进入‘知识+数据’融合新阶段,通过将专家经验转化为可迭代的算法模型,我们逐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智能决策体系。”作为“AI+水泥建材大模型”的主要建设参与方,海螺旗下科技公司安徽智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智能装备事业部部长陈洋说。
同样走在转型前列的,还有国内工业车辆龙头安徽合力。2023年开始,合力实施了数字化转型三年专项规划,按照“数智合力2025”战略愿景,建设数字化合力运营体系(DHOS),赋能主业提质扩量增效。
如今,在安徽合力的“5G+数字化工厂”中,5G专网覆盖补偿与MEC边缘计算,实现厂区100余台设备联网连接;5G+AGV无人叉车可自主规划路径、避障,不仅让作业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还降低了聘请专业驾驶人员的成本投入。
安徽合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世界制造业大会合力将现场展示的AGV产品为:“前移式、宽支腿式、全向平衡重式”,能解决“高位存储、柔性搬运、重载举升、多层堆叠”等复杂场景无人化智能化作业。合力自研自制AGV产品软硬件,拥有核心系统平台技术,为行业智能化高速发展创造持续价值。
安徽的5G工厂建设已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标志。2023年以来,我省共80家企业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数量居全国第5位。
实践中,5G工厂建设对企业发展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如中安联合煤化采用 SA 组网,厂区部署多座5G基站,信号覆盖率达 99.31%。通过“5G+工业互联网”集成12 类业务系统,实时采集数万设备数据,设备联网率达99.9%,产能利用率提升8.4%。天能电池打造“混合专网”基础设施,完成设备网络化改造。通过5G+AI 视觉检测实现产品不良率下降30%;通过5G+北斗定位赋能 AGV/RGV,动态优化路径,物流周转效率提升80%。
合力智能工厂
专业人才服务保障,多方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人才支撑。安徽编制10个重点行业标准化培训方案,实现规上企业培训全覆盖,并出台《安徽省数字经济人才培育方案(2024—2027年)》,计划到2027年,累计培育数字经济专业技术人才30万人以上,其中数字技能人才20万人以上。组织编制《2024年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紧缺人才报告(目录)》,并在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正式发布。加强复合型数字人才培训,支持144所中高职学校和评价组织(行业企业)合作。
智库服务体系的完善同样重要。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家委员会目前已集聚专家230名、服务商约100家,链接国家级单位资源5家。今年上半年组织培训、咨询等活动69场次,派出专家108人次,联动电信各地服务中心服务企业约3600家、园区和集群16个。
金融活水则精准滴灌转型需求。安徽通过贴息方式提升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支持数字化转型贷款贴息项目108项、融资租赁贴息项目18项,对投资的拉动作用超百倍。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程英春表示,近年来,省工信厅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抓手,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已100%启动数字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突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为主线,进一步完善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生态服务体系,从加强数字化转型工作保障、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造、注重培育典型场景和解决方案、大力提升数字化转型服务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向更深程度、更高水平迈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省新增实现数字化改造规上制造业企业3841家,累计实现改造企业2.05万家,占全部规上企业的83.02%。
数字化转型非一蹴而就,在安徽,这场深刻的数字化变革正不断重塑制造业面貌,加速新质生产力成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的临近,安徽正以数字化转型为翼,助力制造业腾跃新赛道。这场汇聚全球智造力量的盛会,不仅将展示安徽制造的数字化新貌,更将成为推动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要窗口。于变革中育新机,在浪潮中开新局——安徽,正以数字之笔,绘就制造强省的崭新图景。(汪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