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江苏青昀新材料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元禾璞华领投,红线资本、中亿投资等各产业资本跟投。
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新一代鲲纶超材料研发、全球化产能扩张及产业链生态建设。
1
打破60年垄断
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青昀新材董事长陈博屹系浙江大学化工系校友,辅修竺可桢学院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后攻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硕士,曾任中伏能源科技集团董事长,A股上市公司禾望电气董事。
“我们成功打破了海外60余年的技术封锁,填补了中国新材料科技产业的空白。”陈博屹介绍,青昀新材的核心价值在于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
实现了超材料从原料配方、核心设备到生产工艺的全链条自主可控。
青昀新材自主研发的鲲纶材料,纤维细度达到同类竞品的1/3,完美融合了“防水透气”与“强韧轻质”这对传统材料难以兼顾的特性,性能指标超越国际巨头。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50件,其中已经获得60件发明专利的授权,构筑了深厚的技术壁垒。
核心产品“鲲纶HYPAK”已通过欧盟RoHS/REACH、美国FDA等全球最高标准的严苛认证,为产品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可靠保障。
2
产能扩张
建成1.5万吨级智能化生产线
产能扩张是青昀新材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
青昀新材已建成国内首条、全球领先的1.5万吨级智能化生产线,在短短三年内实现了产能指数级跨越式增长。
凭借精湛的工艺和智能控制系统,青昀新材产品良率跻身世界一流,市场占有率超33%,实现了供应链的100%自主可控。
在公司南通绿色产业园,青昀新材积极践行碳中和理念,采用先进的能源循环利用技术,单位产能碳排放在国际市场具备明显领先优势。
鲲纶材料已获得ESG认证,高度契合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树立了行业绿色制造新标杆。
3
生态构建
赋能近百个高附加值场景
据了解,鲲纶是一种由青昀新材独立研发的特种纤维材料,自然色泽为白色,以两种不同结构形式呈现:像纸一样的硬结构材料和像布一样的软结构材料,适合多种加工工艺,可塑性强。
青昀新材以材料科技为支点,深度赋能医疗、半导体、建筑、防护等近百个高附加值应用场景。
公司首创鲲纶Inside双品牌战略,摒弃低价竞争,与行业领先客户深度合作,联合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共同构建高价值的产业生态圈。
在医疗领域,鲲纶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用包装材料、医用/工业/化学防护服。
在建筑领域,用于建筑用防水透汽材料。
在工业领域,应用于货运隔热罩/保温罩、工业包装等。
其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为青昀新材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元禾璞华合伙人殷伯涛表示,青昀新材攻克了高难度技术,打破行业技术垄断,产能快速提升,产品已在多领域获市场认可。
作为早期投资方,红线资本管理合伙人臧强认为,青昀新材创始人团队兼具学术远见和产业执行力,在超材料技术上的持续创新令人钦佩。
中亿投资总经理俞炎诚表示,青昀新材的团队实力强劲,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方面成果显著。
其产品应用前景广阔,随着产能扩张,有望在新材料市场占据更大份额。
陈博屹表示,青昀的使命是以材料科学重构安全边界,让中国制造成为全球产业链值得信赖的“安全底牌”。
C轮融资是公司发展的关键里程碑,将继续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未来公司将聚焦三个维度即科技维度突破材料科学边界、文明维度构建零碳材料生态、安全维度锻造自主可控的供应链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