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金价新高!”过去几个月,类似的新闻频繁刷屏。对很多00后来说,这不仅是新闻,更像是一种“时代召唤”。
林依梦就是其中之一。看到金价一路飙升,她忍不住跟进,买了8克黄金基金。结果第二天就遭遇“422黄金大跳水”,金价从833元/克暴跌至729元/克,亏了800多元。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陆萍身上。为了省钱,她在深圳住800元的合租房,靠做饭节省开支,每月能攒下三四千元。
某次同学聚会,她听说一位男同学靠基金“日入两千”,心动之下投了6000元买入三支连涨的基金。结果,买入第二天基金就大跌,一周不到亏了近千元。
对林依梦和陆萍来说,这些不是简单的亏损,而是现实对“财富自由”梦想的第一次重击。
“理财自由”,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不少00后涌入投资市场,背后的动因很简单:不想被工作捆绑一辈子,最好35岁前实现财务自由。根据《2024 Z世代投资理财行为报告》显示,近四成00后希望在35岁前实现养老财务目标。
但幻想与现实之间,有条难以跨越的鸿沟。报告指出,仅有0-2%年化收益率的“佛系理财”者,占据了近四成的18-24岁人群。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不仅赚不到钱,甚至连跑赢通胀都困难。
一部分原因是缺乏知识与经验。林依梦在投资之后才开始恶补《黄金入门指南》和各种视频教程。她才意识到,所谓“追涨杀跌”“补仓摊平”,都不是新鲜词,却早该在买入前了解。可惜,等她弄明白时,黄金早已从低点反弹,补仓已无意义。
消费降级式理财:节流换自由
没有背景、没有财力、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如何参与这个波动剧烈的市场?答案是:消费降级。
陆萍穿旧衣、不点外卖,林依梦在商场里用拼多多识图比价,吃外卖还要拿评价返现。他们通过极致节俭,省出每一分钱去投资,但换来的可能是一次又一次的“高买低卖”。
腾讯金融科技智库发布的《2022年轻人理财观念大调查》曾指出,“没有闲钱”是年轻人不理财的首因。而即便有钱,很多人也因“理财风险太高”“找不到合适方式”或“知识不足”而望而却步。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陆萍在基金下跌时无从判断是否该止损,为什么林依梦在黄金暴跌后只能被动等待行情反弹。他们不是不努力,而是信息差与经验差太大。
理财,不只是钱的游戏
对于这一代00后来说,理财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一场突围。在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延迟退休的背景下,他们试图靠投资实现“跳出打工循环”的野望。
但现实告诉他们:理财是专业活,不是靠一腔热血就能赢的游戏。财富自由的路上,不能只靠“听消息下单”,更要靠知识与冷静判断。
投资市场确实可能改变命运,但它从不相信眼泪。对于林依梦、陆萍们来说,真正的理财启蒙,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