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山石网科科创板上市6周年之际,公司董事长兼CEO叶海强的心态与一年前相比已截然不同。这一变化,源自山石网科正在从“厚积”走向“薄发”。
◎钱佳滢 钟黛 记者 操子怡
9月30日,山石网科科创板上市6周年之际,公司董事长兼CEO叶海强的心态与一年前相比已截然不同。这一变化,源自山石网科正在从“厚积”走向“薄发”。
“过去的两年,对山石网科来说是‘练内功’的时期。一路起起伏伏,直到去年10月,我们自研的ASIC芯片一次性流片成功,让我们对未来实现高速发展充满信心。”叶海强表示,山石网科正以“双A战略”(ASIC+AI)为核心抓手,踏上了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差异化转型之路。
破局:“ASIC+AI战略”构筑增长新引擎
“我们经常会开玩笑说,所有的网络安全公司站起来比客户都多。”叶海强此言,道出了网络安全赛道的“卷”。
在叶海强看来,行业长期呈现出低水平、碎片化、重复竞争态势,而如今,网络安全行业的淘汰赛已经开始。
靠什么活下去?山石网科的答案是“ASIC+AI战略”。“这是我们结合自身优势探索出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只有做出差异化,才能在行业中拥有选择权。”叶海强说。
在山石网科位于苏州高新区的总部里,象征“双A战略”的莫比乌斯环图案随处可见。在这一图案上,左边写着ASIC,右边写着AI。
“设计这样一个图形,是希望阐释‘安全AI’和‘AI安全’之间的关系,安全和AI是相辅相成的。”叶海强解释,在为客户提供安全防护时,ASIC是基石,通过解放算力,为安全建设降本增效;AI是工具,通过解放人力,为安全运营降本增效。
“过去国内的网络安全企业很少会选择ASIC路线,是因为进口CPU已足够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叶海强告诉记者,伴随信创需求的高速增长,国产化安全产品在许多严苛场景下已现疲态。但通过“CPU+ASIC”的技术创新来解放CPU算力,能够在硬件层面大幅优化安全产品性能,将混合包吞吐性能提升200%以上,同时降低时延至个位数微秒级。
去年10月,山石网科自主研发的ASIC安全专用芯片一次性流片成功。此后,公司启动全产品线的ASIC平台切换,将其导入自研的全线安全硬件产品中,预计将于2026年实现对防火墙、边界安全、应用安全等产品领域的全面覆盖。
“目前ASIC在25个客户端验证点跑出的测试结果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们相信,搭载ASIC芯片的安全产品规模性上市,将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业绩增长点。”叶海强说。
拓局:深耕重点行业塑造差异化特征
2011年,山石网科到苏州设立研发中心,此后公司逐步将总部从北京迁至苏州,并以苏州公司为主体在科创板上市。“苏州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来到苏州,我们希望能够对行业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全面了解制造业的真实需求。”叶海强表示,山石网科希望在苏州开拓出具有行业特征的新产品,并完成从传统边界安全公司向综合安全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的转型。
山石网科的客户,覆盖政府、金融、运营商、教育、医疗、互联网、能源等各行各业,业务触达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年度收入结构上看,金融行业是山石网科当前业务拓展的重点方向,相关客户对公司营收的贡献约为20%。“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扩大对金融行业客户的覆盖,目标使金融行业对营收的贡献达到30%。”叶海强说。
在叶海强看来,服务客户的第一步是要了解不同行业客户多元的“不安全”需求点。“和客户交流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客户表示希望只找一家网络安全公司,就能够解决所有的网络安全需求。”叶海强透露,为满足客户的“一站式”网络安全需求,山石网科正在探索与其他网络安全公司合作,打造网络安全管理平台,“提供综合性服务,压力大,但价值也大”。
对价值的探索,同样体现在境外市场的开拓中。2024年,山石网科开始搭建境外运营团队,推进本地化营销和技术支持。“本地化服务是赢得境外客户的前提,只有贴近服务客户,才能真正理解客户需求。”叶海强认为,开拓境外市场,将为公司未来发展打开更大的空间。
经过10余年的布局,山石网科在港澳地区取得显著突破。今年上半年,公司港澳事业部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盈利同比提升约40%,香港数码港、港铁等均已成为公司重要客户,公司国际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站在登陆资本市场6周年的新起点上,叶海强表示,山石网科将以“ASIC+AI战略”为核心抓手,深耕金融、教育、运营商、能源等优势行业,并借助资本之力切入更多新行业、新市场,力争在2026年至2028年实现跨越式发展,使山石网科的商业价值与技术水平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