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回暖。
《投资者网》张伟
2025年中秋、国庆叠加,形成8天超长假期,双节成为释放消费潜力的“黄金窗口”。开源证券指出,尽管8月食品饮料消费同比下滑2.3%,但随着双节临近及政策边际影响减弱,食品饮料行业需求已呈现环比回暖态势。
为迎接这一关键节点,A股食品饮料上市公司纷纷精准施策,白酒、零食量贩、饮料等行业掀起备战热潮,以差异化策略抢占市场份额。
白酒行业:动销回暖下的精准攻防
作为节庆消费的核心品类,白酒企业早早就启动了双节备战,头部品牌的动向尤为引人关注。
9月12日,贵州茅台(600519.SH)在2025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透露,8月底以来终端动销环比增长显著,市场态势有望进一步向好。为把握双节至新春的旺季机遇,公司优化产品投放节奏,重点保障飞天茅台等核心单品的市场供应。
五粮液(000858.SZ)则聚焦宴席与礼赠两大核心场景,推出“双节宴席礼包”,联合餐饮渠道推出满赠活动。针对县域返乡探亲潮,五粮液的下沉渠道力度显著加大,在乡镇商超增设堆头陈列,同步开展“开盖扫码赢红包”活动刺激动销。
泸州老窖(000856.SZ)旗下国窖1573则发力商务市场,与高端酒店合作推出“中秋品鉴会”,通过沉浸式体验强化品牌认知。古井贡酒(000596.SZ)、今世缘(603369.SH)等区域龙头通过“定制酒+本地化营销”组合拳巩固优势,古井贡酒推出的中秋限定款年份原浆,在江苏、安徽等地终端铺货率已达9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白酒消费市场正发生深刻转变,健康化、轻量化的饮酒需求崛起,低度酒产品成为新消费热点,特别是年轻群体对低度酒的接受度显著提升,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今年双节之前,五粮液、泸州老窖、古井贡酒都推出了轻度酒产品,形成“降度竞赛”格局。白酒行业观察者欧阳千里认为,酒企将轻度酒礼盒顺势进行节日促销,或有效提升转化效率,带动白酒行业整体回暖。
二级市场上,今年以来,在贵州茅台、五粮液等龙头带动下,白酒行业市值整体有所回升。截至9月末,A股白酒板块的总市值达3.84万亿元,较年初的3.74万亿元上涨2.87%。贵州茅台目前市值为1.8万亿,在与宁德时代(300750.SZ)短暂交替后,截至9月26日,仍是A股市值之王。同期五粮液、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的市值分别为4665亿、1879亿、815亿,总体呈现企稳迹象。
国金证券认为,今年的中秋、国庆旺销窗口期,将是重要的拐点观察期,若中秋、国庆旺季能将当下渠道库存得以明显去化,白酒行业近几年形成的价盘压力将能得到明显释放。
零食量贩:健康与性价比的双重突围
资料显示,自2022年起,以亲民价格和散装特色为卖点的零食量贩店,已从一线城市渗透至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城乡村,成为当前备受瞩目的新商业模式。
每年双节,也成为零食量贩行业的爆发契机。华泰证券指出,今年双节期间,上市公司围绕礼盒消费与即时消费两大主线展开布局。
据了解,盐津铺子(002847.SZ)作为零食量贩龙头,提前两个月完成双节备货,推出“健康零食大礼包”系列,涵盖无蔗糖糕点、高蛋白肉干等12款单品。盐津铺子还表示,已经联合美团、饿了么备足30%应急库存,确保顾客下单后“1小时达”。
万辰集团(300792.SZ)则打出“性价比+地域特色”组合拳,在华东地区推出“中秋老字号联名款”礼盒,将杭州知味观糕点、苏州采芝斋糖果纳入其中;同时在下沉市场推出“家庭分享装”,通过“买二送一”促销拉动整箱销售。
目前,健康化已成为零食量贩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低糖、低脂、富含燕麦、巴西莓、奇亚籽等健康原料的零食成为消费新宠,品类增速达40%以上。AC尼尔森数据显示,47%的消费者愿意为添加维生素、高纤维等成分的零食支付溢价。
今年双节期间,西麦食品(002956.SZ)也推出了燕窝杏仁、人参石斛等药食同源粉剂礼盒,同步布局减肥类健康新品,抢占健康消费风口。港股上市公司卫龙美味(09985.HK)则在经典产品基础上升级包装,推出“国潮风中秋礼盒”,并通过短视频平台发起“零食摆盘挑战”,吸引年轻消费者参与传播。
与此同时,“空包旅行”流行,零食量贩成为游客出行的补给站。美团闪购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游客到达出行目的地后的零食、防晒、泳衣、野餐垫等商品订单同比均出现100%以上的增长,随时补给成为出游新常态。
招商证券认为,零食量贩凭借小包装、低价、品类丰富、门店密集等优势,天然契合“空包出行”对轻装、即时补给的需求,已从单纯的休闲零食零售转型为旅行者的现场补给站。随着闪购平台的进一步渗透和品类的持续延伸,即时消费的新消费场景预计将让零食量贩行业未来几年保持快速增长。
二级市场的表现也印证了行业变迁带来的增长,目前A股只有万辰集团一家纯零食量贩上市公司。截至9月26日,该公司市值约311亿元,较年初增加近100%,盐津铺子市值较年初增长14.14%,为192亿。西麦食品、卫龙美味股价年内分别上涨27.43%、74.77%,市值分别为46亿、295亿(港元)。
饮料行业:场景细分与全渠道渗透
作为食品饮料行业的另一个重要板块,饮料企业对今年双节的备战策略呈现“场景化、健康化、全渠道”三大特征。
东鹏饮料(605499.SH)针对双节自驾游热潮,推出“后备箱补给包”,将能量饮料与功能水、速食产品捆绑销售,并开展“买两箱送车载冰箱”等活动。9月以来东鹏饮料的即饮渠道销量同比增长35%,其中县域市场增速超50%。
同时,健康饮品成为饮料行业的布局重点。
百润股份(002568.SZ)旗下RIO鸡尾酒推出低卡系列礼盒,适配家庭聚会场景;并联合热门民宿打造“微醺下午茶”套餐,将产品融入短途游消费链条。有友食品(603697.SH)则聚焦佐餐场景,推出“泡椒凤爪+解辣凉茶”组合装,在餐饮渠道实现“餐酒搭配”式销售,目前已与全国2万家火锅店达成合作。
渠道创新成为破局关键。相关上市公司纷纷加码即时零售与硬折扣渠道,美团数据显示,饮料类预售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62%。针对县域“微度假”趋势,还有多家企业在乡镇商超打造“冰饮专区”,通过冰冻化陈列提升开罐率。
国元证券的研报显示,受到消费市场疲软、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2025年A股(非白酒)饮料板块的市值分化明显,龙头公司凭借品牌和渠道优势,市值表现相对稳定,也有部分中小公司面临压力。在整体市值大幅上升的背景下,(非白酒)饮料企业的市值提升主要来源于业务扩张和新上市公司贡献,而非估值提升。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从目前的备战态势看,2025年双节食品饮料市场将呈现“分化中求增长”的特征:白酒行业依赖头部品牌带动复苏,零食量贩聚焦健康与性价比突围,饮料行业靠场景细分抢占增量。中长期来看,随着宏观经济改善,食品饮料板块的配置价值也将持续凸显。(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