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在大力推进战略铀储备建设,核心目的就是降低对俄罗斯浓缩铀的依赖。
目前,俄罗斯依然是美国最大的浓缩铀供应国,每年约提供25%到30%的进口量,为美国近一半核电站提供燃料。这种高度依赖的格局,使美国在能源安全和国际博弈中处于被动,尤其是在俄乌冲突持续、美俄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核燃料供应受制于人的风险越来越突出,也成为美国加快储备建设的重要原因。
从现实情况看,美国暂时还无法彻底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指出,由于国内浓缩铀生产能力不足,美国本土仅存的一家商业化工厂产能有限,只能满足大约15%的需求,因此仍不得不继续从俄罗斯进口。美国内政部长道格·伯古姆也直言,过度依赖单一国家供应核燃料不仅威胁能源安全,还削弱了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自主性。
为改变这一局面,美国正采取多项措施恢复并提升国内产能。例如,政府计划投入约20亿美元补贴,支持企业扩建浓缩铀设施。同时,美国还与日本、加拿大、法国和英国组建了“札幌五国”合作机制,共同提升全球浓缩铀产能。加拿大打算扩大萨斯喀彻温省的铀矿开采规模,法国则准备升级特里卡斯坦核电站的铀加工设备,目标是在未来两年半内逐步替代俄罗斯的供给。
赖特透露,美国已经启动多个新建项目,预计在2026年投产,初期年产能可达300吨分离功单位。这将为美国逐步摆脱依赖、确保核燃料供应提供切实支撑。
不过,短期内如果突然切断俄罗斯的供应,风险依然很大。专家预计,这可能会直接影响美国约5%的电力生产。要知道,核电占美国总发电量的20%,不仅是重要的低碳电力来源,还与2030年的碳减排目标紧密相关。一旦供应中断,不仅会冲击工业与民生用电,还可能拖慢美国的能源转型进程。
因此,美国在推进“去俄化”战略的过程中,需要稳步推进:一方面逐步缩减进口,另一方面扩大储备规模,确保在能源转型和供应安全之间找到平衡,避免引发能源市场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