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澳大利亚铁矿石争端:中澳博弈再度升级
近期,关于中澳铁矿石贸易的争论再次引起关注。据观察者网援引彭博社报道,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已要求国内钢铁厂暂停购买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公司的铁矿石,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那么,为什么中国要暂停购买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价格纠葛?这场博弈是否会影响中澳之间的经济合作?
中澳铁矿石贸易:从合作到冲突
近年来,中澳两国在铁矿石领域的合作一直非常紧密。澳大利亚拥有高质量的铁矿石资源,且价格相对低廉,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两国在铁矿石贸易上形成了长期的互惠互利关系。然而,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是铁矿石价格的波动,这种关系也开始面临新的挑战。
根据公开数据,2025财年,必和必拓的铁矿石平均售价下跌了19%,导致其利润减少了24%。铁矿石价格下跌在市场上是普遍现象,但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关于价格调整的谈判却未能达成一致。因此,中国方面决定采取行动,通过暂停购买必和必拓的铁矿石,来表达不满。
中方为何暂停采购必和必拓铁矿石?
此次中国暂停购买必和必拓的铁矿石,背后的核心原因还是价格问题。中国政府明确要求,必须通过人民币结算,而非美元结算。这一举措实际上是在向澳大利亚施加压力,要求其在铁矿石的定价和结算方式上进行调整,符合中国的贸易和金融利益。
相比于过去,中澳之间的铁矿石交易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尤其是在价格谈判方面。过去,澳大利亚铁矿石价格的波动往往由市场主导,中国钢铁厂的选择空间有限。然而,随着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成立,中国不再是单纯的采购方,而是通过集中采购形成价格联盟,这使得中国在谈判中掌握了更多话语权。
中国的底牌: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需求占据了全球海运铁矿石的75%。因此,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出口商在面对中国市场时,往往无法忽视中国的影响力。如果澳大利亚铁矿石价格过高,中国完全可以选择其他国家的矿石供应商,来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澳大利亚也并非毫无筹码。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最丰富、最优质的铁矿石资源,必和必拓就是澳大利亚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之一。正因如此,双方都具备一定的底气与筹码,这也是为何此次价格谈判如此激烈的原因。
中澳铁矿石博弈:双方都不想彻底对抗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澳在铁矿石价格上存在分歧,但中国并未选择彻底断绝与澳大利亚的贸易关系。中国并没有完全停止购买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而是仅针对必和必拓采取了暂停采购的措施。实际上,中国对其他两家大型澳大利亚铁矿石供应商并未采取任何制裁或限制,这表明双方仍然在铁矿石价格上有望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
中国外交部也曾明确表示,中方始终认为经贸合作是中澳关系的“压舱石”,并愿意继续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因此,尽管出现了价格争议,但中国并非希望与澳大利亚彻底对抗,而是通过调整交易方式,确保公平和合理的贸易环境。
结语
中澳铁矿石之战虽然引发了广泛关注,但这场博弈并不会轻易决定谁能“胜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拥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和谈判筹码,而澳大利亚则依靠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也不容小觑。随着两国在贸易中的博弈加剧,我们可以预见,中澳未来的铁矿石贸易将更加复杂且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