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GDP25强城市榜单出炉,展现出区域经济格局的新图景。头部阵营中,上海、北京、深圳稳居前三甲,增速分别达17.81%、14.80%和5.96%;重庆、广州分列第四、第五位,增速保持平稳。苏州作为首个前三季度突破两万亿的普通地级市,以8.29%的强劲增长展现发展韧性,成都、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增速继续领跑。值得关注的是济南、西安等省会城市异军突起,其中济南GDP首破万亿大关,西安与佛山的差距缩小至历史最小,城市竞争格局正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在区域经济版图中,苏州以20016亿元的预测值稳固第六位,作为制造业重镇展现出独特优势。8.29%的名义增速在长三角核心城市中名列前茅,县域经济贡献度持续提升,昆山、张家港等经济强县协同发力,新加坡工业园区的生物医药、纳米技术等新兴产业年均增长超15%。1-9月1532亿元的增量中,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超四成,智能装备、新材料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0亿关口,印证了"全球工业第一市"的创新实力。
济南前三季度预测10531.87亿元,位居全国第17位,较上年同期,赶超合肥,再创新高。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856.82亿元的增量中高铁经济效应显著,济南东站枢纽辐射圈集聚企业超3000家,日均发送旅客突破20万人次。得益于"强省会"战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保持20%以上增速,浪潮、重汽等龙头企业带动工业投资增长27.3%。"米字型"高铁网络成型后,省会经济圈协同效益加速释放,1-9月吸纳周边城市产业转移项目达62个。
西安以9645.41亿元的预测值与佛山仅差20亿元,创下西北城市最好排位。11.05%的名义增速领跑万亿俱乐部候选城市,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前三季度招商引资突破1800亿元,半导体、航空航天产业增速分别达34%和29%。作为西北首个国家中心城市,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货运量增长41%,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新增23项。在"双中心"城市建设推动下,硬科技产业投资增长38%,为追赶万亿目标积蓄强劲动能。
2025年前三季度25强城GDP预测
从三大城市群的角力来看,长三角8城入榜继续领跑,京津冀、珠三角核心城市持续发力,中西部省会加速崛起。苏州的制造业压舱石作用、济南的强省会新突破、西安的"一带一路"加速度,共同描绘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图景。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持续推进,城市竞争格局有望迎来更精彩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