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港区河东街道工人南里第二社区主动作为,精心策划并开展“头”等好事特色活动,致力于为辖区老年人营造互助友爱的温馨社区氛围,让老年群体在互助中感受关怀与温暖。
要让志愿服务精准触达需求,前期摸排是关键。社区网格员秉持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逐户走访调研,全面掌握辖区内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等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同时积极动员身体状况良好、热心公益事业的低龄老年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在此基础上,社区建立起清晰的“供需台账”,将老人需求与志愿者服务能力精准匹配,为后续帮扶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摸排过程中,社区发现不少老年人都面临着“理发难”的困境。有的老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出门一趟要耗费大量体力,还存在摔倒等安全风险;有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无人陪同前往理发店;还有些老人觉得理发店价格偏高,舍不得花钱。理发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却成了困扰社区许多老年人的“头”等大事。
与共和国同龄的张宝忠,凭借一手娴熟的理发技艺,赢得了“张剪刀”的美誉。他的义务理发生涯,要从19岁上山下乡时说起。那时,他便主动为身边的同伴修剪头发,用手艺传递温暖;后来到河北港口集团工作,他又利用休息时间为一线辛勤劳作的工人理发,解决大家的“头”等大事;退休后,他更是将这份善意延续到社区,成为了居民身边的“义务理发师”。如今,张宝忠的义务理发生涯已走过 50多个春秋,累计服务人数超1260人,每一次剪刀的起落,都饱含着他对邻里的真诚与关爱。
得知社区老年人面临的理发难题后,张宝忠主动与社区沟通,提出将每月10日定为社区“义务理发日”。每逢这一天,他都会提前带着精心消毒的剪刀、梳子、围布等工具,早早来到社区指定的服务点等候。为了让老人们舒适理发,社区还特意准备了座椅、热水,营造出温馨的氛围。理发时,张宝忠总是耐心询问老人们的需求,无论是清爽的短发,还是整齐的平头,他都力求做到让老人们满意。遇到行动特别不便、无法到现场的老人,张宝忠还会提着工具包,上门为老人服务。理发过程中,他还会和老人们拉家常,聊聊社区里的新鲜事,逗得老人们哈哈大笑。理完发后,老人们看着镜子里精神的自己,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不停地向张宝忠道谢。
河东街道工人南里第二社区的“头”等好事活动,不仅解决了高龄老人的实际难题,更让低龄老人在志愿服务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张宝忠用一把剪刀,剪出了邻里间的温情,也为社区互助树立了榜样。这场跨越年龄的互助,让“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在社区落地生根,也让温暖在邻里间不断传递,为构建和谐社区注入了鲜活力量。
原标题:《“头”等好事暖人心|2025网络文明宣传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Android版
iPhone版
iPad版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