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变身炒股利器:十分钟打造你的专属“战场雷达”
各位股友,今天咱们不聊虚的,就来点实实在在的干货,手把手教你把手机变成一个高效的盯盘利器,让那些所谓的“屏幕小,不方便”的借口统统见鬼去吧!
先讲个我自己的真实经历:就上周二,我在咖啡店排队,突然手机弹出预警,是我重点关注的一只股票,集合竞价阶段竟然涌入 3 个亿的资金,但涨幅还不到 5%。我当时直接放弃了咖啡,飞速打开多股同列一看,分时线犹如火箭般蹿升,均价线根本压不住。你猜怎么着?十分钟后,这只股票直接封死涨停!
想想以前,等我悠哉悠哉地拿到咖啡,找个舒服的位置坐下,再慢条斯理地打开电脑软件,那黄花菜都凉了,只能对着涨停板望洋兴叹。
现在的市场,节奏快得令人窒息,机会转瞬即逝。你可能正忙着工作,或者在外奔波,不可能时刻守在电脑前。机会可不会等你,它说来就来,毫不留情。
很多朋友都抱怨手机屏幕太小,看盘不方便,切换页面稍微慢一点,可能就错过了涨停,或者没能及时躲开下跌。但说实话,这真不是手机的锅!我敢断言,八成是你的手机看盘界面没设置对!你的界面可能还停留在原始时代,只盯着自己手里那几只股票的涨跌幅,能看出什么门道?你得知道资金流向何处,哪个板块在领涨,哪个板块在悄悄撤退,才能把握市场的脉搏。
接下来,我就以大家常用的同花顺为例,教你如何将手机变成一个全天候的盯盘利器。放心,跟着我的步骤,十分钟就能搞定。
第一步:创建你的专属股票“军团”——动态分组
分组,是打造高效盯盘界面的基础。但千万别傻乎乎地手动添加,那样效率太低了!我们要用的是“动态分组”这个神器。
1. 在自选股界面,点击左上角的“三道杠”。
2. 找到“新建分组”,选择“动态分组”。
至少要创建以下两个重要的分组:
“今日首板(非 ST 非新股)”:输入这个条件,系统会自动筛选出当天首次涨停、且非 ST 和非新股的股票。
这招相当犀利!每天开盘,最先受到资金追捧的是哪些股票?潜在的热点可能在哪里?这个列表一目了然。
“板块指数”:将所有重要的板块指数都添加进来。
设想一下,你同时能看到半导体、新能源、医药、AI 等板块的涨跌情况,是不是就能立刻感受到市场的温度?资金是进攻还是防守?更偏爱哪个方向?一切都清清楚楚。
第二步:定制你的专属“情报面板”——编辑表头
仅仅分组还不够,点进分组后,默认的表头信息(如涨速、涨幅)可能并不够用。你需要编辑表头,将最关键的数据放到最前面。
1. 在自选股界面,找到像小齿轮或者笔一样的编辑图标,点击进入。
2. 选择“编辑表头”。
我的黄金组合是这三样:
“涨幅”:这个不必多说,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竞价金额”:这可是个宝贝!它代表集合竞价阶段(早上 9 点 15 到 25 分),场外资金想涌入这只股票的意愿有多强。
一般来说,竞价金额越大,说明想买的人越多,情绪越热烈,这只股票当天继续涨停的可能性就越大。我可是吃过亏,也尝过甜头。
去年有只股票,竞价涨幅看着挺吓人, 8%!但一看竞价金额,才 5000 万,我心里立刻一沉,觉得这气势不对,没敢追。结果不出所料,开盘后一路下跌,当天收盘跌了 7%。
相反,另一只股票竞价涨幅只有 3%,但竞价金额竟然高达 3 个亿!这底气多足啊,开盘后不久就稳稳地封上了涨停。
“成交额”:成交额关乎这只股票能否走得更远。
例如,对于市值 50 亿以下的小盘股,如果封板时的成交额连 10 亿都不到,后续往往缺乏动力;对于市值在 50 亿到 200 亿的中盘股,如果成交额超过 40 亿,就要小心了,因为在高位放出这么大的量,后续一旦出现分歧,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接盘,压力会很大。
第三步:开启上帝视角——多股同列
有了分组和定制的表头,接下来该如何高效浏览信息呢?千万别再一个个点进去看分时图了,那样太慢了!
教你一个绝招:“多股同列”。在自选股界面向右滑动,是不是能看到每个股票下方都有一个小小的分时图?再点击“多股同列”,右上角还有一个小方块图标,可以让你同时显示 4 个、9 个甚至 16 个股票的分时走势!
这个功能简直太好用了!比如,在“今日首板”分组里,用多股同列一字排开,谁强谁弱立刻显现原形。谁的分时线一直稳稳地贴在均价线上方,几乎没有弯曲?谁的分时线像心跳一样上蹿下跳?谁封涨停的时间最早,封单最厚实?这些信息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要来回切换页面,看得你眼花缭乱。
同样,查看板块指数时,将几个热门板块用多股同列放在一起,哪个板块开盘就冲锋?哪个板块盘中突然拉升?哪个板块全天弱势?资金在玩什么把戏?是不是一下子就清楚多了?
隐藏彩蛋:善用手机上的其他实用功能
手机里还有一些隐藏的宝贝功能,很多人可能都没注意到:
“涨停聚焦”:这里有涨停强度、最强风口,还有一个“连板天梯”,能自动将当天所有连板的股票给你排列好,复盘的时候能省不少力气。
“潜伏日历”/“投资日历”:近期重要的会议、行业政策发布等信息都给你列得明明白白,有时候还会提示哪些板块和股票可能受益。
比如,你知道下周要召开全球新能源大会,就可以提前关注新能源板块的股票,等到会议临近,资金开始炒作时,你就能跟着喝口汤。
“资金流向”:电脑上看可能需要翻好几页,手机上看反而更直观,直接告诉你哪个行业板块、哪个概念题材资金流入最多,跟着资金走,总不会错得太离谱。
所以,手机看盘真的不如电脑吗?我看未必。关键在于你是否把它打造成了适合你作战的武器。核心在于,不要只盯着自己手里的那点存货,要打开视野,看看整个战场的情况,看看主力资金正在向哪个方向移动。
不过,我也常常思考:这些技巧方法,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真正能用好的人又有多少呢?是不是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有可能做不好交易?
你们觉得,对于一个普通投资者来说,是这些技术性的界面设置更重要,还是修炼心态和纪律更重要?还有,那些声称靠着手机设置就能天天抓涨停的“秘籍”,到底有多少是真材实料,有多少是虚张声势?这个问题,留给大家一起思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