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市场
近期美国国内废钢价格整体平稳,仅9月份优质废钢价格出现环比下跌。当前废钢市场多空因素交织:需求指标有所走强,但下游钢材需求疲软仍构成压制。具体看,芝加哥HMS1号废钢结算价连续数月持稳于315美元/长吨;优质边角废钢价格5–8月份保持平稳,9月份环比下跌20美元/长吨。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废钢需求一度改善。受进口关税大幅上调影响,钢材进口量明显减少,国内钢厂相应提高粗钢产量以弥补供给缺口。自6月份起实施的50%钢材进口关税仍未调整,6月份钢材进口量较1月峰值下降19.3%,预计未来可能进一步缩减;上半年钢材进口量同比也下降10.2%。
美国钢铁协会数据显示,进口减少推动国内钢厂重启此前闲置产能,产能利用率从1月份73.6%的低点逐步回升至8月底的78.6%。利用率提升不仅增强了钢厂对废钢的需求,也减缓了废钢出口,使更多资源留在国内。
不过,尽管国内废钢需求有所回暖,整体钢材需求仍受关税政策制约。牛津经济研究院报告显示,耗钢量较大的建筑行业三季度产出环比下降0.3%;在关税影响下,今年美国汽车产量预计同比下滑5.9%。这些因素均抑制废钢价格上涨,即便钢厂增产弥补进口缺口,废钢价格上行空间依然有限。
临近年底,美国废钢供应进入季节性收紧阶段,市场初现支撑迹象。历史数据显示,芝加哥陈旧废钢价格通常在11月份、12月份及次年1月份逐月上涨,主因冬季寒冷天气增加回收难度,导致流向加工企业和钢厂的废钢数量减少。
整体而言,国内钢厂产能利用率提升对废钢价格形成支撑,增产行为也确实填补了进口收缩带来的缺口。但下游钢材市场基本面疲软问题仍未缓解:钢价持续低迷,钢材与废钢价差收窄,钢铁企业盈利承压。若冬季废钢价格如期出现季节性上涨(尤其陈旧废钢),将进一步挤压钢厂利润——寒冷天气抑制回收,加剧供应紧张。同时需注意,部分钢厂计划10月份进行设备维修,可能削弱废钢需求,对价格构成下行风险。
欧洲市场
土耳其废钢价格已自年初高点回落,近期逐渐趋稳,主要受下游钢材需求疲软影响。9月初,土耳其进口HMS1&2(80:20)废钢报价337.63美元/吨(CFR),碎废钢报358.06美元/吨(CFR),虽均低于前期高点,但已连续数月保持平稳。与此同时,土耳其螺纹钢与HMS废钢的价差维持在204.77美元/吨左右,抑制了钢厂上调废钢采购价的意愿。
尽管价格回调,土耳其钢厂采取的低库存策略仍为废钢价格提供底部支撑。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进口废钢在土耳其电炉钢生产中的占比降至61.5%,远低于长期平均水平。低库存虽反映企业谨慎心态,但也增加阶段性补库需求,可能导致废钢价格短期波动。
下游钢材需求整体疲软是钢厂维持低库存的主因。作为重要钢材出口国,土耳其长材出口量仍未恢复至2021年及之前水平;同时,近年来受通胀困扰,全球多数地区建筑行业产出增长乏力,进一步制约钢材需求。
此外,有价格优势的替代炼钢原料也对废钢市场构成冲击。土耳其钢厂加大低价生铁采购力度,7月份生铁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26.5万吨——因受制裁影响,俄罗斯生铁出口渠道受限,报价更具竞争力;半成品钢材进口也大幅上升,部分缘于俄罗斯钢坯大量流入。上述因素共同压制土耳其废钢进口,7月份进口量降至147万吨。 尽管当前废钢价格承压,但冬季天气将增加回收难度,预计年底价格将季节性走强。2015–2024年数据显示,土耳其HMS1&2(80:20)废钢在11月份、12月份环比上涨概率分别达89%和67%,碎废钢价格走势类似。不过季节性因素对价格的推升作用有限。
Fastmarkets已下调对土耳其废钢价格的预测,主因替代原料持续带来竞争压力;不过该机构仍预计冬季废钢价格将小幅上涨,寒冷天气将影响主要供应地区的回收活动。此外,土耳其钢铁企业低库存状态将持续,钢厂补库行为可能为废钢价格提供短期上行空间。长期来看,随着2026–2027年下游钢材需求逐步改善,土耳其废钢价格有望稳步回升。
中国市场
当前国内废钢价格虽高于预期,但在下游需求疲软、供应充足的背景下,仍低于近年高点。8月下旬,国内重废价格报2510元/吨(约350美元/吨),但较近期高点明显回落,反映下游需求整体偏弱。同时,8月下旬螺纹钢与废钢价差为652元/吨,远低于年初水平,钢铁生产商利润持续承压。
近期废钢价格走弱,部分源于下游需求疲软。中国房地产建筑开工率仍远低于近年水平,拖累长材需求,进而影响钢厂对废钢的需求,这一局面短期难显著改善。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四季度中国房地产建筑活动(以增加值计)将与三季度持平,市政工程建设同样停滞。
铁钢比变化也反映废钢需求走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生铁与钢产量之比从3月份81.1%的低点升至 86.4%,意味着炼钢中废钢使用比例下降、生铁比例上升。核心原因是铁水(生铁)与废钢价差扩大,铁水更具成本优势,钢厂因此调整了原料结构,减少了废钢用量。
供应方面,当前国内废钢供应较为充足。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当周,中国77家钢厂废钢到货量达今年第二高位,符合天气良好、物流顺畅时期废钢回收活跃的季节性特征。展望未来,国内废钢供应将逐步进入季节性收紧期,或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2017–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废钢价格在11月份(上涨概率60%)、12月份(60%)及次年1月份(70%)多出现环比上涨,主要受冬季回收减少、春节前钢厂补库两因素驱动。
整体看,下游需求疲软、废钢消费下滑,限制短期废钢价格上涨空间;但随着年底临近,季节性供应收紧或对价格形成支撑。牛津经济研究院预计,2026年中国废钢价格有望回升,主要得益于钢材价格反弹预期、下游需求小幅回暖,以及建筑行业产出预计同比增长2.3%。
亚洲市场(不包括中国)
8月份,南亚碎废钢价格持续低迷,主要进口市场仅窄幅波动。印度、孟加拉国碎废钢价格从7月底的358.68美元/吨(CFR)、351.50美元/吨(CFR),微涨至8月底的360.42美元/吨、355.50美元/吨;巴基斯坦碎废钢进口价则从382.02美元/吨(CFR)小幅降至376.57美元/吨。尽管价格略有波动,整体仍低于近年高点。
印度建筑活动疲软是压制该地区废钢需求的主因。牛津经济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印度建筑业增加值环比仅增0.1%,二季度环比增0.9%,增速刚恢复至2024年三季度水平;尽管预计下半年增速略有加快,当前增长率仍低于2024年,制约国内钢材需求。预测还显示2026年印度建筑业增速将进一步放缓,持续压制建筑长材价格,拖累南亚废钢价格。
6月份南亚地区废钢进口量下降,进一步印证需求疲软与价格压力。印度6月份废钢进口量降至88.3万吨,虽较5月份环比增长18.5%,仍低于近年高点;孟加拉国6月份废钢进口量环比大幅下降37%;巴基斯坦6月份废钢进口量环比小幅上升9.4%,但较1月份仍低3.0%。孟加拉国进口收缩、印度进口从前期高点回落,均表明该地区废钢需求减弱。
长期来看,南亚地区粗钢产量预计稳步增长。印度过去五年持续增产,2024–2035年间预计增长42.8%;巴基斯坦粗钢生产受历史波动影响,前景存在不确定性,但整体趋势向上;孟加拉国2025–2035年间粗钢产量预计年均增3%-4%。尽管增产主要依赖高炉产能提升,废钢仍将是关键原料,进口总量长期呈上升态势,为地区废钢价格提供支撑。
综上,短期内印度废钢需求疲软、建筑活动低迷拖累钢材消费,南亚地区废钢进口从前期高点回落,预计价格仍将承压,市场情绪偏空——孟加拉国进口大幅下降、巴基斯坦进口仅小幅增长,也表明短期当地废钢进口扩张空间有限。长期而言,随着印度粗钢产量大幅上升,尽管高炉增产将增加铁水消耗,废钢作为炼钢必需原料的地位不变,未来需求预计逐步增长,对价格构成支撑。
《世界金属导报》
2025年第38期 A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