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10月16日讯(记者 代紫庭)持续三个月的良品铺子(603719.SH)控制权争夺战迎来关键节点。10月16日,公司公告称,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向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江国贸”)转让公司控制权的交易,因协议约定的生效条件未能全部达成,已于10月15日终止。
这意味着武汉市国资委入主良品铺子的计划宣告落空,公司控制权仍将保留在以杨红春为代表的创始团队手中。
根据良品铺子7月18日披露的《股份转让协议》,宁波汉意及良品投资拟向长江国贸合计转让公司21%的股份,转让价格为每股12.42元,交易总对价约10.46亿元。若交易完成,长江国贸将成为公司新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武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然而,公司在10月16日的公告中确认,截至《股份转让协议》约定的最终截止日,协议约定的生效条件未能全部成就,该协议自动终止。
公司强调,此次终止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控股股东仍为宁波汉意,实际控制人仍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和潘继红。
对于股份出售终止一事,良品铺子方面向时代财经回应称,公司当前的核心工作是聚焦主业、做好经营。
此前良品铺子因“一女二嫁”引发的法律纠纷或是此次交易收购的影响因素之一。
今年7月,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州轻工”)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其对宁波汉意持有的部分良品铺子股份享有优先购买权,并申请冻结了相关股份,冻结股数约7976万股,占总股本约19.89%。该诉讼的标的金额高达10.23亿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信息显示,此次股权交易已于9月进入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的初步受理阶段。然而,正如相关法律专业人士此前向蓝鲸新闻记者所指出的,反垄断审查虽是交易完成前的法定前置程序,但其通过并不能保证交易最终落地,一旦涉案股份被司法冻结,可能阻碍股份交割,从而影响交易完成。
尽管良品铺子方面多次表示,控股股东正积极寻求与广州轻工达成和解,但在协议最终截止日前,公司尚未明确回应关于股权纠纷的相关进展。
在控股权博弈的同时,良品铺子的经营业绩正面临严峻考验。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8.29亿元,同比下滑27.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9355.31万元,这是其自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度亏损。
对于业绩下滑,公司在财报中解释,主要原因包括产品结构调整及部分产品降价导致毛利空间收窄,主动关闭低效门店导致销售规模下降,以及线上渠道流量费用持续高企等。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门店总数为2445家,较年初净减少259家。
业内普遍认为,当前休闲零食行业竞争格局生变,消费者愈发注重性价比,以零食很忙为代表的量贩折扣渠道快速扩张,对良品铺子原有的高端定位与定价策略构成了直接冲击。
此外,公司在8月底还因在电商平台误用AI生成的“花生长在树上”宣传图而陷入舆论风波。
如今,控制权之争暂告一段,如何重新赢得市场与资本的信心,将是良品铺子创始团队收回控制权后必须直面的核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