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十大地铁公司4个明确不准喝水,有客服称可以去站台喝完再上车
admin
2023-07-26 08:33:35

近日,江苏南京一女子因在地铁车厢喝水被开“罚单”,引发热议。喝水也要被罚?评论区有网友认为,“尊重,但不理解”,“没有吃零食、喝饮料,为什么水也不可以”……事件真相到底是什么?相关规定合理吗?其他城市是如何规定的?I

>>事件回顾

女子南京地铁上喝水被开具告知单

从当事女子发出的图片显示,这是一份于7月17日作出的轨道交通设施内禁止行为告知单,地点在3号线车厢内,告知单内容显示:“根据《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及《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在车站或者其他轨道交通设施内,禁止下列行为……”并进行了列举。

7月25日,涉事女子就此事作出澄清,称自己喝的不是白开水,而是瓶装饮料。因为是第一次违规,所以当时只是被工作人员警告了,并未被罚款。

该女子此前发布的视频显示,一位工作人员在地铁车厢中对其开出了《轨道交通设施内禁止行为告知单》,其在告知单上签字确认。告知单第七条显示,在列车车厢内禁止饮食。

>>南京地铁回应

车厢内禁止饮食

喝水是“饮”的一种

7月25日18时许,@南京地铁就网传“乘客在地铁车厢喝水被开罚单”发布情况说明。经核实,7月17日20时45分,南京地铁工作人员在三号线列车巡查时发现一位乘客饮用瓶装果汁饮料。为防止饮料泼洒引发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隐患,工作人员根据相关规定,告知其车厢内禁止饮食的要求,并向其出具《轨道交通设施内禁止行为告知单》,对禁止事项进行宣传告知。

南京地铁称,将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在确保地铁运营安全有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工作措施,更人性化地做好各项服务和管理工作,为乘客提供更好的环境和乘坐体验。

尽管当事女子后来也明确自己所喝的并不是水,但是网友的疑问并没有中止:南京地铁到底让不让喝水呢?

7月25日,在南京地铁发布情况说明前,面对记者采访,南京地铁回应称,列车上禁止饮食,喝水也是饮的一种,发现后会做出相应处罚。主要考虑到在地铁上喝水、饮料等时如果水滴洒落到地面,容易使乘客滑倒,也担心会招来虫子咬断电路,影响行车安全。

该工作人员表示:“列车上禁止饮食,这是相关的规定,如果违反的话,会进行相应处罚的。列车上是禁止的,如果乘客不舒服,可以随时下地铁,站台是可以喝水的。”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也有乘客在南京地铁喝酸奶被开“罚单”。“3月14日10:09左右,我办的执法队员正常开展列车巡查,当二号线列车到达羊山公园至学则路区间时,发现了一名女性乘客正在喝酸奶,执法队员随即上前进行劝阻,向乘客进行了《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相关内容的解读,随后开具了一张告知单,并非‘罚单’。”南京市地铁交通设施保护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于2014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第38条第6款明确规定,禁止在列车车厢内饮食,执法人员开具告知单的主要目的是对乘客进行普法宣传,引导乘客自觉遵守文明乘车秩序。除了不能在列车车厢内吃东西以外,其他禁止的行为包括吸烟、乞讨、卖艺,使用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等。

>>马上了解

西安地铁咋规定的?

关于相关乘地铁禁忌,西安地铁是如何规定的?7月25日下午,记者拨打了西安地铁客服电话,工作人员表示“禁止饮食”中没有规定不可以在车厢内饮水,具体条例解释需由专人答复。

随后,记者在西安地铁官网查询到,2022年11月《西安市城市交通轨道条例》第三次修正版正式公布并施行,条例中明确规定了乘车禁止的行为。

第四十七条规定,禁止下列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场所设施容貌、环境卫生和妨碍他人乘车的行为:在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上刻画、涂写,擅自张贴、悬挂物品;躺卧、踩踏车站或者车厢内的座椅;在车站、车厢或者其他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内吸烟、随地吐痰、便溺,乱扔废弃物;在车厢内饮食;其他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场所设施容貌、环境卫生和妨碍他人乘车的行为。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场所设施容貌、环境卫生和妨碍他人乘车行为的,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责令改正,并处二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罚款。

早在2019年3月,修订后的《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明确了乘坐地铁非法拦截列车、强行上下列车、擅自进入轨道、攀爬或者跨越围栏、站台门、闸机等15种不文明行为,并对违反后的处罚作出明确规定,同时保留了在地铁内禁止饮食的规定,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和妨碍他人乘车行为的,可由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以2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 华商报记者 田睿 实习生 林静雯

>>其他城市

国内十大地铁公司4个明确不准喝水

国内其他城市的地铁又是如何规定的?

7月25日下午,记者以普通乘客身份致电国内十大地铁公司的客服热线,面对“地铁上能否喝矿泉水”的问题,其中有4地客服人员明确表示“不可以”。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目前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排名前十的城市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杭州、武汉、重庆、南京和青岛。其中上海、北京、南京和青岛地铁的客服人员明确表示“有规定车厢内禁止饮食,所以不能喝水”。某地地铁客服人员称:“渴的时候可以下车去站台上喝,喝完再上车。”

其他几地地铁客服人员则表示,可以喝水或者喝饮料,但不能吃东西,因为当地的规定是“禁止进食”。还有多位客服人员强调,婴儿等特殊人群需要进食的情况除外。深圳地铁客服表示:“喝一口水也没多大关系。”重庆地铁客服称:“喝饮料喝水都可以,尽量避免吃东西。”杭州地铁客服表示:“乘客喝水不会阻拦。”

>>律师观点

听听律师怎么说?

四川蓉信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小虎认为,单纯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禁止在车厢内进食”就涵盖了不能食用所有食物,包括水、饮料等,这样囊括的范围太广,没有特例,过于“一刀切”。

车厢内禁食的规定,初衷是为了安全和环境、秩序等。那么禁食范畴的规定,也应该是为了保障这一初衷。《条例》不可能将能吃与不能吃的食物一一细化,可以补充“兜底条款”,例如明确禁食但哪些食物除外;或明确哪些食物不能吃。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开具禁止行为告知单是对乘客违反地铁秩序的一种告知行为,并未对乘客进行处罚,地铁方开具的告知单对乘客起到法律知识普及和合理劝解的作用,并且《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确实有规定在车站或者其他轨道交通设施内,禁止影响轨道交通公共场所和设施容貌、环境卫生、运营秩序的行为,包括在地铁内饮水,市民在出行时为了环境、安全等考虑确实也应当合理遵守。执法人员也应当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可能造成的风险隐患进行综合判断,对于确实有必要的,应当及时提醒。

>>网友声音

有人可以接受

有人觉得不够人性化

@不让吃东西可以理解,不让喝水过头了吧?

@大夏天不让喝水,中暑了谁负责?

@允许喝水的话,有人带透明的饮料怎么办?饮料如果泼到地上真的会很黏。

@可以接受。都多大人了,一会儿不喝又能怎样?真的口渴,忍两分钟,下站喝不行吗?

@不够人性化。不让吃有气味食物等规定比较正常,完全禁止进食就没必要了。况且老人、小孩、病人等,可能存在喝水或者必要的进食,完全禁止会令他们多有不便。

@你可以上车前喝,下车后喝,那么难吗?非要在晃动那么剧烈的车厢喝,洒出来轻则打湿别人、重则电线短路、起火。任性矫情从来不是人权。

>>媒体评论

女子地铁上喝水被开告知单

真别说“管得太宽”

此事件中,发文者称是“罚单”,显然不符合事实,这只是地铁方面开出的禁止行为告知单,并没有实际处罚。告知单的意思,就是你这个行为是不允许的,让你知晓。律师称,此举能对乘客起到法律知识普及和合理劝解的作用。

地铁方面开出这个告知单是有依据的。《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于2014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第38条第6款明确规定,禁止在列车车厢内饮食。这也说明,地铁方面并不是想到一出是一出,在乱作为。

但是,地铁上禁止饮水还是引起了网友的争论,有人认为管得太宽、不近人情。还有人说,飞机、高铁上都能喝水,为什么地铁上不行?渴了怎么办,就活活忍着吗?

为什么地铁上就不行?这还真有一定的道理。地铁车辆几分钟就要启动和停车,不停地停靠站点,喝水并不是一件安全的事。另外,高铁飞机上可以喝水,是因为乘客一般都有座位,这两样交通工具都是长时间远距离平衡行驶,喝水并不影响乘客安全。

而地铁上人员密集,很多人都是站着的,时常存在人挤人的情况,吃东西喝水,极易泼洒到地上,还有可能导致乘客摔倒,乃至引起纠纷。不过,禁止喝水并不是没有解决方案,如果乘客真的口渴了,地铁到站后在站台喝了水再乘坐下一趟车,也是简单易行的做法。

每一条规定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一些网友说,公交、地铁上不让喝水并不奇怪,很多地方的地铁都存在类似规定,并非南京一家。只不过各地的地铁运营方在日常管理中,有乘客喝水时并没有及时制止,还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这条规定。现在南京特地开出告知单,当成一件事情在做,就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了。

地铁方面的提醒很有必要,可以让乘客之间少些纠纷和矛盾。人群拥挤的地方,严格规范乘客的行为,是必要之举,网友没有必要因此动怒,甚至给运营方盖上不人性化的帽子,而要理性看待,做到文明乘车。

当然,虽说地铁上禁止喝水有道理,但开出禁止行为告知单这个方式值得商榷。如果有人在地铁上喝水,工作人员善意提醒了,乘客也理解配合,就没必要开单子。如果碰到不配合不支持的乘客,开一张禁止行为告知单,对其进行教育警示,就是必要之举。也就是说,开不开告知单,要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来看,以免让当事人产生抵触情绪。

据报道,涉事女子此前发布的信息已被隐藏或删除,她还在社交账号的简介处写道:“第一次被警告,没罚款。”就是说她认识到自己可能误导了他人,这样的补充说明就非常有必要了。

地铁上喝水被开“罚单”

公共治理的原则性与差异性都应尊重

当太多的公共讨论纠结于“地铁禁水令是否合理”“饮水是否算饮食”等,其实无意之间已陷入了一个无解的思维陷阱。相较于此,搁置争议,灵活处理,或许是更妥善的方案。

关于“灵活处理”,各个城市的地铁,可谓各有心得。以“地铁上喝水为例”,南京地铁是严格“禁水”,有些城市地铁是“禁止咖啡、奶茶等杯装饮品,允许喝水”;而还有一些城市则是“明紧实松”,对车厢内喝饮料行为基本不管不问——凡此种种,都是在大的法律框架内,基于对规则的不同理解,而策略性地行使自主管理权的结果。很难说,到底谁对谁错、孰优孰劣。尽管有网友质疑南京地铁管得太宽,可是倘若换个城市,遇到车厢内饮料泼洒一地、污水横流,想必又会有人批评地铁“疏于管理”了。

但凡没有明显违背法律,对于不同城市地铁不同的管理标准和治理文化,就不妨多些包容。倘若南京地铁执法人员,能够严格但不失礼貌的方式提醒乘客不要在车内喝水,当执法对象能够对此表示谅解和尊重,那么又有何不可呢?公共管理,最重要的就是逻辑自洽和延续性、一致性所带来的稳定预期与认受性。相较而言,对于“唯一正确答案”和“最优方案”的执拗,往往吃力不讨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磅活动!王涵:长期视角下的经... 上证·首席讲坛”由上海证券报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共同打造,致力于搭建高端交流平台,邀请业内顶级专家...
银行行业28日主力净流出6.1... 5月28日,银行行业上涨0.28%,今日主力资金流出6.1亿元,成分股21只上涨,17只下跌。 主力...
深铁5个月四次“输血”万科近1... 金融界5月28日消息 在万科深陷债务的关键节点,已经从万科退休多年的大佬王石罕见发声,正在尝试与万科...
原创 A... 今日的A股,成交量又只有万亿成交量了,比昨日更离谱的是沪深300成交量只有1600亿,TMT赛道的成...
医疗大模型浪潮:讯飞医疗领航,... 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的发展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机遇。近日,动脉智库发布了《2025医疗大模型...
食品饮料-零食行业:鸣鸣很忙(... 今天分享的是:食品饮料-零食行业:鸣鸣很忙(02143),招股说明书梳理,零食量贩龙头,引领万亿元赛...
收评:沪指震荡跌0.18%,医... 27日,两市主要股指盘中弱势下探,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一度跌约1%,全A成交额再度萎缩。 截至收盘,沪...
刚刚,备案!万亿巨头出手 【导读】泰康稳行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泰康人寿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
助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小微企业创新迭代快捷、市场反应敏锐、细分领域广泛,在推动科技创新、吸纳人员就业、丰富文化业态等方面发...
越跌越买!红利又被抢疯了 上周三$中证红利ETF(SH515080)$创了阶段新高后有些回调,一下子又被买疯了,这周一和这周二...
李彦宏念念不忘,百度电商重启在... 文/华尔街科技眼 Leon 临近6.18大促,各大平台、商家都开始了预热。网红罗永浩于5月23日...
特朗普:若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 当地时间5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加拿大非常希望成为美国“金...
煤炭板块午后逆势上行,国企红利... 5月28日,三大股指午后小幅走低,而国企红利板块逆势上涨。截至下午13:30,国企红利ETF(159...
比亚迪回应山东经销商“资金链断... 针对近期“比亚迪山东经销商济南乾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传闻,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相关人...
精致时代下,国际品牌如何赢得中... 汇聚行业论坛洞察,解读前沿报告观点,提炼关键趋势,为您呈现深度思考与精准研判。 作者|Huiyan ...
重磅!牧原递交港股IPO申请,... .................. 5月27日,牧原股份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牧原股份提到,按...
东南亚消费者为何愿为猫人买单?... 在国货出海浪潮奔涌的当下,越来越多中国品牌怀揣着“品牌全球化”的野心踏浪而行。 当多数玩家困守低价红...
又一场暴风雨来临?日本长债拍卖... 周三,投资者屏息以待日本40年期国债拍卖,因该国收益率波动持续冲击全球债券市场,全球借贷成本上周遭遇...
确认了!她接棒父亲任董事长 近日,利群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群股份”)发布公告称,现年42岁的徐瑞泽接棒父亲徐恭藻,...
液相捕获技术掀起肿瘤精准医疗革... 近年来,精准医疗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从基因检测技术的迭代升级,到靶向药物的精准应用,再到免...
国电南瑞跌0.58%,成交额3... 5月27日,国电南瑞跌0.58%,成交额3.53亿元,换手率0.20%,总市值1775.89亿元。 ...
阳光电源:5月27日融资买入6... 证券之星消息,5月27日,阳光电源(300274)融资买入6679.61万元,融资偿还1.06亿元,...
新易盛:5月27日融资买入5.... 证券之星消息,5月27日,新易盛(300502)融资买入5.26亿元,融资偿还6.93亿元,融资净卖...
创业板系列指数走势分化,同类规... 截至午间收盘,创业板成长指数上涨0.7%,创业板指数上涨0.02%,创业板中盘200指数下跌0.3%...
深化“医险协同”模式,泰康绿通... 在长寿时代背景下,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凸显,人们对于高品质就医资源的需求愈发迫切。作为一家大民生工程骨干...
普华永道港股连丢单,上海传出裁... 五一假期后,上海普华永道传出消息将进行裁员,涉及咨询、审计等多个业务条线。据时代财经了解,中国大区并...
什么情况?据传嘉能可购买大量L... 财联社5月28日讯(编辑 潇湘)有迹象显示,嘉能可公司近来可能一直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买进俄罗...
字节否认为大额储户子女提供实习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某银行私人银行可为高净值客户子女量身打造实践机会,其中不乏摩根大通、中金...
为人形机器人穿上“新衣” 这家... 《科创板日报》5月27日讯(记者 张洋洋)从跨界合作到跨界投资,各行业对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布局全面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