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16日电(叶艺琳)2025年中国(福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15日在福州举办。福建省政协常委、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院长宋志刚在专题论坛上表示,数字经济时代下,民营企业要坚定信心,主动拥抱数据要素与AI技术,并结合自身实际分阶段推进转型,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把握机遇。
当前,数据要素已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核心,而人工智能则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动能。
宋志刚作专题分享。李南轩 摄
自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为五大生产要素以来,数据要素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宋志刚表示,基于数据的高流动性、可融合性、非消耗性,不仅能提升企业创新效率、优化内部决策、提高市场需求预测精准度、催生新模式新业态,还能助力政府提高治理能力,优化公共服务。
在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协同方面,宋志刚将两者比作“燃料与引擎”,AI需依托海量高质量数据训练,数据也需AI挖掘价值。宋志刚指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源自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的叠加赋能,通过发展数据要素、构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推动人工智能三要素的发展,中国将打造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因数字而变,因数字而兴。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福建始终走在数字经济探索的前沿。25年来,福建在数据基础与人工智能建设方面成果丰硕,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利用数据要素、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针对传统中小民营企业“如何低成本高效利用数字资源”的核心关切,宋志刚也提出三大实践路径。紧跟政策导向,通过政府搭建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获取政策资讯,明确发展方向,借助政策红利降低试错成本;精准规划方向,避免“盲目跟风”,可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头部企业,依托外部智库力量理清AI发展思路,找准与自身业务的结合点;善用公共资源“借力发展”,充分利用福建免费或低成本的公共数据资源、算力平台,以及平台上的行业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弥补人才、资金短板,分阶段推进数字化转型。
“我们正处于数字经济深度发展的时代,数字化已全面渗透到生产、生活、学习等各个场景,人工智能更在持续重塑生活形态、社会运行模式以及企业生存发展路径。”宋志刚表示,企业在投身数字化转型、布局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进程中,难免会遭遇波折与困难,部分项目成果也可能不及预期,希望企业家们在面对挑战与坎坷时,始终坚守发展方向,不断探索实践,在高质量发展中把握时代机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