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如今去超市买零食的次数确实变少了。这不是错觉,而是中国零食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零食市场规模已达1.1万亿元。虽然规模庞大,但瑞银预测2024至2027年间,行业年增长率将放缓至2%-3%。
这并不意味着零食行业失去活力,而是市场格局正在转变。消费正从传统超市向两个新渠道转移:一是遍布社区的新型零食折扣店,二是抖音等电商平台的线上销售。
1
要说变化最明显的,就是那些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零食折扣店。可能五年前你还对这个概念一头雾水,但现在,几乎每个小区附近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2020年前,全国这样的店才一千多家,而到2025年年中,这个数字预计会飙升到4.5万家。换算一下,相当于每天有将近30家新店开张。
艾媒咨询的数据更让人惊掉下巴:从2019到2024这五年,折扣店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8%,这速度,甩传统超市十条街都不止。
为什么大家突然都爱上了折扣店?说白了,就是为了俩字:省钱。以前买包薯片,从厂家到经销商,再到超市货架,中间层层加价,消费者买单的时候价格自然不便宜。
折扣店通过直接与厂家合作,省去中间环节,使商品价格普遍比超市低25%左右。比如一包10元的饼干,在折扣店只需7元多,这对注重实惠的消费者很有吸引力。
除了价格优势,折扣店还提供更灵活的商品选择。散装、小包装等不同规格应有尽有,特别适合想要尝鲜又不想大量购买的年轻人。这种按需选购的方式,既满足多样化需求,又避免浪费。
目前国内折扣店数量已相当可观,但瑞银预测这个业态仍有发展空间,未来门店总数可能突破7万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已形成"零食很忙"与"赵一鸣"合并后的集团,以及整合多个品牌的万辰集团两大主力,二者合计占据近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回报周期正在延长:早期一年即可回本,现在需要两年,未来可能延长至三年。有意加盟的投资者需要理性评估风险,不能盲目跟风。
2
折扣店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零售格局。
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5年传统超市和杂货店还占据80%的市场份额,但到2025年,这一比例预计将降至50%。
与此同时,电商渠道也在经历转型。过去消费者习惯在淘宝、京东等平台主动搜索商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是在浏览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时完成购买。
这种变化反映了消费习惯的深层转变。
调查显示,超过90%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短视频平台,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传统电商平台。当用户在观看短视频时,被内容吸引或受他人推荐影响,很容易直接完成购买。
这种基于兴趣的消费模式,使内容平台成为零食销售的重要渠道,也让购物行为更加碎片化、场景化。
3
国内市场卷得热火朝天,有眼光的企业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海外,东南亚这片热土,成了零食界的新香饽饽。从2021年开始,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零食市场增速,就一直跑在国内前面。
2024年,这五个主要东南亚国家的零食市场规模加起来,才相当于中国市场的四分之一。但瑞银预测,从2024到2029年,这些国家的零食市场有望保持6%的年增速,到2029年,它们的市场份额将能占到中国市场的29%。
为什么是东南亚?首先是文化和口味的相近性。东南亚人民和我们一样,爱吃辣条、坚果这类零食,这为中国零食品牌出海提供了天然优势。
其次,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红利的释放,也预示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所以,对于零食厂家来说,走出去,到更广阔的市场寻找增量,是必然选择。
4
对于零食厂家而言,现在光靠产品过硬已经不够了,必须得跟着渠道的指挥棒跳舞。像卫龙、盐津铺子这些老牌子,早就嗅到了风向,早早就在折扣店渠道铺好了货,线上在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也玩得风生水起,直播带货、短视频种草,一个都没落下。
如果还抱着老一套,指望靠超市的传统渠道卖货,那迟早会被市场淘汰。渠道变了,玩法就得跟着变,这是零食行业亘古不变的真理。
5
当前零食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传统销售渠道增长放缓的同时,三个新方向正展现出活力:社区折扣店凭借价格优势快速发展,直播带货等线上新模式保持增长,海外市场拓展也初见成效。
对消费者来说,购买零食更加方便实惠。对从业者而言,则需要关注这些新趋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才能在市场变化中找到新的发展机会。
零食行业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适应渠道变革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