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中银香港副总裁徐海峰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国际金融的格局正处于变革之中,这也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成为全球资本再平衡的输入地,向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多确定性投资机会带来了契机。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卢伊 记者 严晓菲)10月19日,中银香港副总裁徐海峰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国际金融的格局正处于变革之中,这也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成为全球资本再平衡的输入地,向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多确定性投资机会带来了契机。
徐海峰表示,在今年9月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国香港继续位列全球第三、亚太区之首,也显示出近年来香港主动识变应变取得的积极效果:
“第一个变化是资本市场成为新经济企业的助推器,也为新经济企业提供了更高的融资效率和更多的包容性。”徐海峰认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香港积极优化A股企业赴港上市的审批流程,促成了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A股企业赴港上市热潮。
“第二个变化是加速打造更丰富的金融创新业态。”徐海峰表示,中国香港也秉持着巩固优势与多元拓展双轨并行的战略,在数字资产、固定收益、货币市场和大宗商品等细分领域构建更加有韧性和全面的金融生态系统。
“第三个变化是有效增加人民币资产和资金的多元化供给。”徐海峰指出,2024年在港发行人民币计价点心债的规模累计达到了1万亿人民币,较2021年大幅度增加约一倍,发行人的背景也日趋多元,反映了国际市场对人民币计价产品的需求显著提升。
在徐海峰看来,展望未来,中国金融开放将不断深化,香港作为金融强国的六大核心关键要素之一,也需要寻找世界变革下的未来之路。徐海峰认为,中国香港可以进一步发挥“超级联系人”的独特优势,以合作发展作为重点,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构筑未来全球金融竞争的新优势:
第一,打开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新局面。一方面香港要继续强化中国资产“走出去”枢纽的角色,将香港的制度优势、专业服务和国际网络转化为内地企业拓展全球市场的强大动能;另一方面,香港要大力发挥海外投资者配置中国资产战略平台的功能,不断拓展港元与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沪港协同发展,服务新的发展格局。香港和上海作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金融中心城市,二者通过离岸和在岸金融的协同发展双轮驱动,不断增强金融强国核心要素,既是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重要内核,也是助力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金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