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交易量最大的珠宝专业交易市场深圳水贝,现货白银的投资银条库存所剩无几。
“肯定是银板料更划算,但是银板料比较大,国家标准只有15公斤左右的规格,整块买下来还是有点贵的,所以大家买1000克的比较多。”在水贝市场一家经营超过20年的银店,工作人员王云(化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
“如果客户只要几块1000克的银条,数量不多,可以现货拿走。如果要上百上千块银条,那么就需要排队预订,现在排队大概1个月左右。”
现货白银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热潮。今年以来,有“穷人的黄金”之称的白银价格涨幅已超过70%,表现胜过黄金。10月9日,
,为历史首次。
走进深圳水贝市场三楼的白银交易区,咨询银条和银饰的客户络绎不绝,但整体氛围仍不如黄金市场火爆。
在这里,
。随机走访的数家银店中,售卖银饰的店铺很多,但有现货银条的店非常少。
王云坦言:“有现货银条卖的实际上很少,预订也有风险,得相信商家不会跑路,因此还是当面交易买现货最好。”原因很简单——“银料紧俏,现在没货”。
不仅线下市场缺货,网络平台的热度也居高不下。某网络平台白银专区内,所有规格的投资银条均已售罄。咨询客服“500克的商品什么时候上货”,得到的回复是:
白银市场火爆的背后,是价格的持续攀升。今年以来,现货白银价格涨幅已超过70%,表现优于黄金。
这一表现确实超越了黄金。回顾过去十年,
,但今年以来白银的涨势明显更为强劲。
白银价格的上涨逻辑与黄金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性。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董耀辉指出,近期黄金和白银价格上涨,主要受四方面因素推动:
全球经济与地缘风险推升避险需求;美元与利率环境的变化;全球央行购金热潮;通胀与资产多元化配置需求。
全球白银市场的供需失衡,是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根据世界白银协会数据,2021-2024年,
。其中2022年需求量达到3.99万吨,超出当年供给量7762吨。
该协会预计,2025年白银需求量与供给量差值仍有3659吨。
广发期货高级黄金投资分析师叶倩宁分析称,在贵金属的“超级行情”中,白银前期上涨步伐略落后于黄金,这是因为白银自身存在工业属性,前期受到工业品价格疲软的拖累。
但9月以来,在交割月效应影响下,价格快速拉升并领跑各类资产。
面对火爆的市场,京师律师事务所证券和投资基金法律事务部主任刘盼盼提醒投资者,
。
刘盼盼表示:“付款后1个月才提货的银条销售模式,本质上是‘预付款 延期交货’,在贵金属行业极易演变为资金盘或非法集资。投资者务必核查平台资质、签署书面合同、保留交易证据,
”
他进一步指出,若平台未将客户资金用于采购实物银条,而是挪作他用,可能构成非法集资或资金盘操作。此外,白银价格波动大,若1个月后价格下跌,平台可能拖延交货或要求补差价。
今年以来,上海黄金交易所已多次发布贵金属风险警示。10月16日,该所发布通知称,“近期影响市场不稳定的因素较多,国际贵金属价格波动剧烈”,请各会员“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控制仓位,理性投资”。
与黄金相比,白银不仅具有贵金属的金融属性,还有着更强的工业属性。叶倩宁指出,在交割月效应的背景下,实物交割需求大增,但COMEX白银仓单库存增加有限,伦敦白银租赁利率等显著走高反映实物需求偏紧。
“在市场总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当资金流向白银衍生品市场容易出现类似逼空行情驱动银价大幅走强。”叶倩宁补充道。
此外,随着国内“反内卷”政策在各个行业不断深化,有色金属等价格普涨也提振了银价。
对于未来走势,叶倩宁认为,从周期来看,在美联储转向宽松叠加美元信用长期走弱的“逆全球化”背景下,贵金属作为“硬通货”能较好替代美元成为外汇储备,价值仍有持续上行空间。
但她同时提醒,
,在不确定风险落地后,多头止盈带来短暂的回调。
董耀辉也坦言,若全球通胀快速下降、美元再度走强或者地缘风险明显缓解,都会削弱贵金属的避险需求,从而带来阶段性调整。
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反映,一些平台的白银提货要等1个月。实地探访水贝市场的结果证实了这种状况,大量采购确实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
白银兼具避险金融属性及绿色经济工业需求,供需缺口持续存在,使机构对其长期看好。但专家同时提醒,短期可能出现超买回调,投资者需警惕风险。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财智密码
财经领域爱好者
44839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