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几天像被踩到脚了一样跳。原因很简单,中国宣布加强稀土出口管制。财长贝森特连着好几天在公开场合“开炮”,用尽各种说法指责中国“用稀土对抗世界”。问题是,他这些话,暴露的不是中国的态度,而是美国的慌。
被打中命门的不是别人,就是美国自己。
想想看,从矿山到精炼,从冶炼再到永磁体生产,中国掌握着全球超过90%的精炼能力和核心技术。这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不是两三年能补回来的。美国现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开稀土项目,叫嚣要“国家级工程”来替代,可就算开了工,没有五到十年,也难以形成完整产业链。
其实这事的戏剧性恰恰在这儿。美国这些年干了什么?搞芯片封锁、筑“小院高墙”、把高科技当成武器。口口声声“自由贸易”,一转头就加征100%的关税;嘴上谈合作,手里却一直在围堵中国的科技发展。现在遇到一点反制,立刻喊“对抗世界”。你说这像话吗?
问题的根子,从来不在中国的政策,而在美国自以为可以永远控制全球的那种傲慢。
早在特朗普当总统期间,美国就掀起关税战、贸易战,想掐死中国制造。结果呢?没掐成,反而让中国加速升级。如今,美国想靠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来继续卡中国的脖子。可中国有了主导的领域了,像稀土,就不再任人拿捏。局势反了,这才是真正让他们受不了的地方。
这次中国的做法说白了,不是“报复”,是“纠偏”。长久以来,资源流动失衡、技术被武器化,中国现在只是走上了合规的治理路径。新政策要求,只要产品中含有超过0.1%的中国稀土技术成分,就得申请许可。这个规则参考的是美国自己当年发明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美国当年可以用它管全球芯片,中国照章用,就成了“对抗世界”?这逻辑太熟悉了,典型的双标。
更气人的是,美国还真把自己当成稀土世界的裁判。贝森特那几天讲话特别情绪化,说中国“威胁全球供应链”。可现实是,中国还设了绿色通道、民用豁免,根本没断供。连过渡期都安排好了,体现的是一个大国的克制。
相比之下,美国每次动辄威胁加税、挥舞贸易大棒,那才是真正的霸凌。
说句实在的,中国这次做法太晚了点。过去多年,稀土明明是战略资源,却常被外企压价。如今有国家为难我们,中国才直起腰。让他们尝尝自己那套规则反过来用时的滋味,也算是公平。
而且中国并不是完全堵死。政策里说得很清楚:对军工、恐怖主义用途,一律不予许可。这是履行防扩散责任。对AI、芯片领域,则是个案审批。这是前瞻性的战略控制。和平不是口号,要靠实力来守。中国在用制度,把资源主权并入国家安全,这才是真正的和平逻辑。
再看看美国。嘴上说“全球公共品”,手上却掐别人的芯片。哪怕现在抱怨中国稀土政策,他们也没打算停下针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典型的,你可以这样做,我就不行那套。问题是,全球产业链是你一句话就能左右的吗?
美国曾经仗着技术优势让世界跟着它转,现在发现转不动了,就焦躁。欧盟也在观望,日本则算得更精。毕竟,他们都知道,谁掌握稀土,谁就有资格谈未来制造业的节奏。
这些年,美国用中国稀土造高科技武器,又用这些武器威胁中国安全。真要说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清清楚楚。现在局势反过来,他们慌张成这样也不奇怪。
稀土只是个缩影。它提醒所有人,规则不是单向的。美国可以建高墙,中国也有自己的门槛。过去那种单向依赖时代已经结束。美国如果真想稳住产业,不是去拉盟友对抗中国,而是该学会两件事:尊重合作,遵守对等。
但这些话,他们可能听不进去。毕竟,长期当惯了裁判,突然要当选手,心理落差太大。可事情就是这么现实。
现在全世界都在盯着。中国没挑衅,只是按着法律办事。被困在自己设的网里的,是美国。
谁卡谁的脖子,这回算是反过来了。
至于美国还要不要接着喊“中国对抗世界”,那就随它去吧。事实已经在那儿摆着。谁在破坏供应链稳定?谁在加剧美国自己的焦虑?答案已经不需要再多说。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