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旬,金价突然冲破4200美元大关,震惊了整个市场。这一幕,仿佛让人回想起十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金价暴跌,心头不免一紧。
2015年7月,黄金价格一日内狂跌近百美元,几分钟间让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那时的市场情绪犹如惊涛骇浪,投资者如坠冰窟,心惊胆战。
如今金价节节攀升,市场反应却截然不同。央行的连续买入,成了这场行情最强有力的背书,似乎在告诉我们,故事不会简单重演。
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央行已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黄金储备达到7406万盎司。单月增持虽稍放缓,但持续性才是关键所在,耐心远比冲动重要。
这并非盲目跟风,而是外汇储备多元化战略的体现。全球官方黄金储备价值已飙升至4.64万亿美元,较去年底增长了近53%。
不止中国,波兰、土耳其、卡塔尔等新兴市场央行也在大举买入。与2015年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形成鲜明对比,如今美元疲软,黄金重新成了避风港。
那年美元指数从80飙升至100,资金急速回流美国,黄金成了被抛弃的“弃儿”。而今,美元疲态显现,主要央行延后降息,地缘局势紧张,黄金价值水涨船高。
国庆期间,北京、山东等地金店门口排起长队,金价突破1100元每克,消费热情高涨。珠宝首饰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1%,消费旺季与节日叠加,推动需求爆发。
深圳水贝市场更是热闹非凡,婚庆消费带动黄金销售。10月14日,现货黄金价格冲至4149.77美元,纽约期金突破4160美元,金价高企中仍藏着买家热情。
投资者的心态也悄然变化,金价越高,买的人越多。有人感叹“买得太少”,有人挑选复杂工艺的“一口价”金饰,觉得比按克重买更划算。
品牌金店乘势推出克减优惠、整单折扣,促销手段多样,节日期间销售额骤增。市场活跃,消费端的火爆为金价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贸易摩擦的再起,更是给金价添了火。10月14日起,交通运输部对涉美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此举获得国务院批准,是维护产业权益的正当动作。
商务部对美国芯片巨头高通立案调查,市场监管总局则对超硬材料、稀土设备等出口采取管控措施。多轮谈判后的精准反制,显露出政策背后的决断力。
贸易摩擦升温,避险情绪随之上扬。尽管股市依然高位震荡,但谁也无法预知下一步走势,黄金成为投资者眼中最可靠的安全垫。
9月以来,黄金ETF资金持续流入,今年净申购份额重回100亿以上。投资渠道的丰富,使得黄金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而是大众的新宠。
实物黄金存储、保险成本高,普通人难以轻松持有。黄金ETF则以低交易成本和良好流动性,成为理想选择,背后有实物托管做保障。
2025年10月8日,伦敦现货黄金涨至4040美元,距3月首次突破3000美元仅七个月。年内涨幅超过50%,创1980年以来最快年度涨势。
这波上涨不同于2015年的暴跌过山车,由多重基本面因素支撑。美元疲软、通胀压力、地缘风险和央行增持,构筑了金价坚实的“四梁八柱”。
短期或有技术性回调,比如回探4000美元支撑,但大方向依旧向上。机构普遍看好,未来一个季度金价突破4300美元的概率高达75%。
回望十年前,货币紧缩与美元强势主导了金价暴跌。如今环境相反,央行增持、消费旺盛与避险情绪高涨,共同为金价筑起坚固的底部。
黄金投资风险依然存在,波动不可忽视。可从目前趋势看,金价“慢牛”行情持续,2015年式闪崩概率微乎其微,理性布局尤为重要。
普通投资者应以稳健心态对待黄金,合理配置,逐步建仓。穿越周期的关键,在于耐心和对大势的清醒认知,而非一时冲动。
未来金价走势仍有变数,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仍在波动。投资者需紧盯政策风向,谨慎评估风险,方能在这场黄金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眼下的金价高位,既是机遇也藏隐忧。历史不会简单重演,但市场的风云变幻,永远值得我们保持警惕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