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铁塔公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的主要运营数据。
虽然这些数据还没经过审核,但整体看下来,不管是规模还是质量都在往上走。
中国铁塔这季度营收743.19亿元,比去年同期涨了2.6%。净利润实现了87.08亿元,同比增长6.8%,而且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显示出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运营商业务是公司的“基本盘”,这部分收入634.32亿元,同比涨了0.5%。
塔类业务收入565.09亿元,比去年同期略降0.7%;但室分业务表现不错,收入69.23亿元,同比增长11.3%,算是铁塔业务里的亮点。
中国铁塔“一体两翼”战略
中国铁塔的战略是“一体两翼”——主体是运营商业务,两翼就是智联业务和能源业务。
在运营商业务这块,铁塔一直在巩固“三优一低”的优势 ——也就是建设交付做得好、维护服务质量高、综合成本控制得好,还有管理风险低。
而且靠共享模式,铁塔把资源利用效率提了不少。有数据显示,它新建铁塔的共享率,从刚成立时的14.3% 涨到了现在的85%;5G基站建设95%以上通过共享已有资源实现,相当于少建了122万座新塔,给整个行业省了超过2100亿元的投资。
真正的增长动能来自于智联业务和能源业务构成的“两翼”。
其中,智联业务收入70.93亿元,同比增长16.8%;能源业务收入34.24亿元,同比增长11.5%。这两块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已从去年同期的12.6%提升至14.2%。
具体来看,智联业务是铁塔转型的关键。目前中国铁塔已经把超过23.7万座 “通信塔”升级成了“数字塔”。这些“数字塔”用在了国土、环保、林业、水利等行业里大放异彩。
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铁塔还公布了自己的AI战略和创新成果,像铁塔视联平台、特色算法、空间治理行业大模型这些,通过“铁塔+大数据+AI”,为各行业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智慧脑”。
能源业务方面,中国铁塔聚焦换电、备电等核心业务。截至2025年6月30日,铁塔换电用户约147万户,较去年年底增加16.6万户,在低速电动车换电市场里还是保持领先。
目前,中国铁塔还在加快推进换电网络经济高效布局,深化用户运营,争取把服务能力再提一提。
这么多年下来,铁塔在做好通信行业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深化改革,推动自身从“通信塔”向“数字塔”转变,不断在算力网络、低空经济、人工智能这些新领域扎根发展。
不管是看财报数据,还是看战略布局,铁塔转型的“野心”与决心已经昭然若揭。它不再只满足于“通信塔”的身份,而是要慢慢变成数字中国建设里少不了的新型基础设施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