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A股市场正处在政策红利与技术革命交织的历史节点,创业板指、科创50等指数近一年累计涨幅超100%,通信、电子等科技板块涨幅突破80%,人形机器人、算力、半导体等赛道轮番上演结构性行情。这轮行情的背后,既是“新型举国体制”支撑下的技术突破,也是AI重构投研决策体系的必然结果。
在此背景下,九方智投AI股票机首届财经达人峰会汇聚了宏观策略专家与实战派财经达人等,以“新工具、新牛市、新共振”为核心命题,为广大投资者揭示行业图景——以下结合峰会核心观点,从宏观驱动、行情预判、牛市逻辑、板块机会等维度,为投资者拆解A股投资全景。
宏观策略视角:全球流动性与AI双轮驱动,A股主线转向“内生动能”
九方金融研究所联席所长侯文涛从全球市场联动与A股自身演进逻辑出发,解析当前行情核心驱动与四季度趋势,为投资者提供自上而下的策略框架。
Q1:当前全球股市系统性上涨的核心驱动因素有哪些?流动性与AI浪潮的叠加效应,已呈现哪些关键特征?
从全球视角看,美联储已进入降息周期,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美元,其降息动作向全球释放海量流动性,直接推动纳斯达克指数、日经指数、韩国综合指数等海外市场持续走高;欧洲各国加码基建与军工行业投资,国内则通过宽松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支出,一方面托底基建等传统经济领域,另一方面助力消费复苏,全球整体处于“货币宽松+财政发力”的双重支撑状态,宏观流动性极为充裕。
自下而上的产业层面,AI(泛科技)成为核心引擎。海外市场中,美股科技龙头(“美股七姐妹”)持续强化AI叙事,上游领域资本开支不断增加,已初步形成“闭环投资”格局;下游AI应用(教育、游戏、军工场景)与硬件产品(人形机器人)向更乐观方向演进,市场对爆款产品与应用的预期日益强烈。国内市场同步跟进AI全产业链布局,从算力、算法到数据应用全面突破,与海外形成全球共振,成为A股科技板块领涨的核心逻辑。
二者叠加呈现三大关键特征:一是全球股市形成“科技领涨、商品跟涨”的格局,科技类资产成为资金配置的核心方向;二是A股从过去的“规模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型,科技板块的业绩弹性与成长空间成为资金关注焦点;三是市场对“政策+科技”的组合预期不断强化,政策扶持领域与科技突破方向的重合板块涨幅尤为突出。
Q2:四季度行情将如何演绎?风格会发生哪些变化?
上半年市场以“哑铃策略”为主(大盘银行股护盘、小微盘股赚弹性),但在A股成交放量突破2万亿后,风格转向“科技核心制造/资源板块的中大盘龙头”。这一趋势在四季度将延续,但需重点关注“行业切换”与“风格收敛”两大变化,具体可分为三类板块来看:
高弹性板块(科技、资源品):经历三季度大幅上涨后,交易拥挤度攀升,短期性价比下降,投资者需避免盲目追高,耐心等待板块调整后的筹码交换机会,再择机布局;中等弹性板块成主线:半导体、电力设备、工程机械等四季度或将迎来阶段性“戴维斯双击”;纯防守板块(大消费、银行保险):当前更多承担“市场情绪对冲”角色。在A股仍处于“震荡上行”周期的背景下,防守板块无需作为核心配置,仅可在市场波动加剧、风险偏好下降时,阶段性小幅配置以平衡组合风险。
本次峰会,实战派财经达人投资老贾和钱加贝等KOL从市场情绪、国家战略、价值投资等角度,为投资者提供更贴近实战的决策参考。
财经达人投资老贾:牛市尚未到头,从“美元降息”到“国家意志”的资产配置
Q3:当前牛市是否已接近尾声?判断牛市结束的关键信号是什么?
A3:从市场情绪看,当前散户仍处于“谨慎状态”,未出现全民追高、盲目入市的现象,这与历史牛市末期的散户行为特征不符;从牛市底层逻辑看,支撑行情的核心变量,如全球流动性宽松、国内科技突破等,未发生逆转。美联储降息带来的全球资金宽松、国内“924增量措施”释放的货币流动性,以及科技领域持续突破的产业逻辑,均未出现实质性改变,只要这些大背景不变,牛市就暂未到头。
Q4:从价值投资视角,中长期(3-10年)及四季度的投资逻辑是什么?哪些板块值得关注?
A4:作为价值投资者,投资决策需锚定“估值安全、业绩确定、长期趋势”三大原则,中长期与四季度的投资逻辑及板块机会可分为三个维度:
财经达人钱加贝:从“画饼”到“落地”,聚焦新“新三样“
Q5:推动当前行情的“无形力量”是什么?为何“新三样”(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药)成为行情核心引擎?
A5:推动当前行情的“无形力量”,是“国家战略、全球竞争、资本共识”三者的长期共振。机器人、人工智能与创新药,并称为“新新三样”,不仅是中国经济穿越周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更是本轮行情最强劲的引擎。
首先,这是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中国经济的增长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过去依赖传统要素驱动,全面转向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当传统行业面临增长瓶颈时,代表“智能化创造”和“创新驱动”的机器人、AI和创新药,成为资本追逐的新焦点和国家资源倾斜的重点。
其次,这是全球竞争的必争之地:全球主要经济体在AI、生物医药和高端制造领域的竞争已白热化。这三大领域,关乎未来的全球科技主导权与产业链安全,是中国必须抢占的战略制高点。
第三,这是资本转向的明确信号:资本市场已经用“真金白银”投下了信任票。一个标志性的变化是:中国科技类公司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了传统银行与地产市值的总和。这清晰地表明,资本的方向已经改变,正大规模地从“旧经济”流向代表未来的“新经济”。
Q6:针对当前市场,普通投资者应采取怎样的双端持仓策略?
A6:当前市场的核心特征是“结构性机会突出、波动加大”,普通投资者需采取“攻守平衡”的双端持仓策略,既保证组合安全,又能把握核心趋势。防守端配置需聚焦“低估值、高股息、政策托底”的领域,核心目标是“对冲市场波动、保证组合安全”。
进攻端可重点关注新“新三样”(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药)。这三大板块已从“政策画饼”进入“落地应用”阶段,有政策支撑、资本关注度高,具备“高成长、高弹性”特征。
但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都需避免被短期市场波动干扰,而是锚定“国家战略与长期趋势”。当前市场虽存在波动,但“科技领航、新质生产力驱动”的长期趋势未变,只要坚定布局符合趋势的板块与标的,不盲目追涨杀跌,或能在结构性行情中实现“稳稳的幸福”。
结语
2025年A股四季度行情,本质是“政策筑基(未来五年规划)、科技领航(新新三样)、AI提效(投研工具革新)”的共振过程。从市场趋势来看,牛市根基未变,但风格将从“极端分化”走向“攻守平衡”;从投资机会来看,中等弹性的国产科技、周期底部的反内卷板块、长期逻辑明确的新“新三样”,将成为四季度乃至明年的核心主线。毕竟在政策与技术双重驱动的牛市中,真正的收益往往来自对“长期正确”的坚持。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