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市政府新闻办推出“实干绘答卷?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展现十六个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10月21日上午举行该系列第八场发布会,围绕“高水平打造开放创新强磁场、产城融合新高地”主题,闵行区委书记陆方舟介绍闵行区“十四五”期间建设发展成果。
发布会现场(柏可林/摄)
陆方舟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闵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十四五”期间,区内集聚了两院院士75名,约占全市40%;累计引进国家级、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1759人,较“十三五”末增加192%;入选国家级、市级领军人才90人,较“十三五”末增加6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1.2件,较“十三五”末增加73%;供应人才公寓5.17万套。闵行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各项指标均顺利完成,全区人才队伍的数量与质量,均稳居全市领先行列。?
具体拿出了什么实招、硬招吸引更多人才来到闵行、扎根闵行?陆方舟透露,一是强政策,二是优生态。他专门提到了上周刚刚揭幕的“海聚英才”创业城,“在大零号湾区域,‘海聚英才’创业城导入海创学院、海创基金等市级人才创新创业资源,形成‘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重点打造‘五个零’创业支撑体系,包括空间使用零成本、安居乐活零负担、专业服务零距离、资源对接零障碍、事务帮办零等待。”
当天下午,参加发布会的记者走进“海聚英才”创业城(以下简称“海创城”),实地感受“大零号湾”热土上,这座承载未来的人才之城。?
“海创城”位于沧源路1300号,处于“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T字型区核心位置。“海创城”以“聚、创、链、融”为路径,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三大产业,对应策源期、种子期、初创期,打造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科技成果“从0到1到N”的转化,着力招引学术精英、科研专家、企业家领袖等创新创业人才,形成人才热带雨林,共同努力成就世界级创新创业生态城。?
走进“海创城”大楼可以看到,一楼为“海聚英才”品牌展厅,二楼为“国际人才会客厅+创新创业赋能核心区”,三楼为“海聚英才”创业学院和“零成本”创业空间,四楼至十二楼招引、导入符合条件的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科技服务、金融投资类平台和项目(如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
值得一提的是,“海聚英才”创业学院实施“一体两翼”战略,旨在打造国际创业人才培育标杆。一体:以学院为主体,提供梯度课程与孵化,打造“课、营、赛、社、孵、投、服”发展模式,形成“培育-孵化-投资”闭环,赋能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两翼:零成本创业空间,助力技术加速转化;“海聚英才”创投基金,破解项目融资难题。?
近日,为期两天的“国投科创杯”第五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就在全新揭幕的“海创城”收官,154个来自全球各地的优质项目在此展开巅峰对决,其中80%为海外项目。“海创城”的精彩“首秀”,正是体现了上海的创新活力和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
“海创城”科创成果展示:核聚变装置(靳慧/摄)
闵行区科委主任吴昌飞表示,在“海创城”,闵行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提供最长三年的免费办公空间。同时,出资百亿组建“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基金矩阵,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目前,“大零号湾”区域已经集聚了1.3万家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706家,经济规模达到965.2亿元。“我们用心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建成了一批高品质人才公寓,为人才‘拎包入住’提供便利;我们积极引进优质的办学资源,妥善解决人才子女入学问题,让他们在‘大零号湾’安居乐业。如今,科创水岸、文化艺术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等公共空间相继建成,瑞金医院闵行院区也在加快建设,一个宜居宜业的国际化科创湾区正在加速崛起。”?
(本文部分图片由闵行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