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10月22日,特斯拉(TSLA.US)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因新车交付量提升、储能业务及服务收入增加,期内,特斯拉总营收同比增长12%至280.9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自由现金流亦实现同比46%的增长。
多个重要市场的突出表现为特斯拉业绩增长提供支撑。管理层在同日举办的业绩电话会上提及,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累计在全球交付新车49.7万辆,同比增长7.4%,刷新季度交付纪录。其中,大中华区和亚太区的交付量提升显著,前者同比增长33%,后者同比增长29%;韩国成为特斯拉第三大单一市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汽车销售依旧是特斯拉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储能业务、服务相关业务的收入增幅已大幅超过汽车销售业务,成为公司利润提升的关键助力。不过受运营成本提升、股票薪酬及其他费用增加、FSD(Full Self-Driving)买断收入减少、关税上涨等原因影响,期内,特斯拉盈利水平显著下滑,毛利率由2024年三季度的19.8%降至18.0%,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GAAP)同比减少37%至13.73亿美元。
2025年第三季度,特斯拉核心财务指标(图/财报截图)
营收增幅变化、盈利水平下滑仅仅是表象,其反映出特斯拉战略重心向新领域倾斜的底层逻辑。该公司在财报中明确提到,运营成本的增长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销售与管理费用的上升,二是AI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
2025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6.9%至16.30亿美元,体量为近五个季度之最。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业绩电话会上进一步表示,公司正处于将AI带入现实世界的关键拐点,未来公司的战略核心是“现实世界AI”,而不仅仅是电动汽车。
业绩电话会上,投资者与媒体的提问高度聚焦特斯拉在AI领域的布局,马斯克也顺势透露了多项AI相关业务的阶段性进展。
在芯片领域,特斯拉自研的下一代AI芯片AI5在某些指标上比AI4“强大40倍”,能效比、性价比或分别实现2-3倍和10倍的提升。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特斯拉自研的Optimus V3原型机预计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亮相,生产线计划于同年底前启动,目标为年产100万台。在自动驾驶领域,目前FSD的付费使用率达到12%,公司已将最新版本FSD V14推送给所有美国用户,同时积极与中国和欧洲的监管机构沟通,以推动FSD加快落地;在技术迭代上,未来的FSD版本将新增“推理”能力,让车辆具备更接近人类的驾驶决策逻辑。
针对其“引以为傲”的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马斯克介绍称,目前,特斯拉Robotaxi已在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和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两大核心区域落地运营,其中奥斯汀的车辆运营范围已完成三次扩展。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奥斯汀无安全员Robotaxi车队累计行驶超25万英里,旧金山湾区带安全员车队累计行驶超100万英里。
基于现有运营成果,特斯拉也明确了Robotaxi业务的下一步扩张规划:其计划在2025年底前在奥斯汀部分区域取消Robotaxi安全员,同时将该服务扩展至美国内华达州、佛罗里达州、亚利桑那州等8-10个都会区,具体落地时间将根据各地监管审批进度调整。
然而特斯拉在新领域的一系列布局尚未形成实际收益,暂不能改变公司盈利能力下滑的现状。财报公布后,特斯拉股价应声下跌,23日盘前跌超3%,截至发稿其总市值约为1.46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