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数字贸易重点政策汇编(第一版)》由长沙景略智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三个皮匠报告政策研究小组编制,于 2025 年 8 月发布,涵盖国家及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政策内容,总页数超 400 页,核心是系统梳理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层面支持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战略规划与政策措施,为相关主体提供清晰的政策导航与操作指引。
一、政策体系架构
- 层级划分:分为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国家层面包括国务院、商务部等部门发布的战略规划与行动计划,地方层面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多个省市的具体实施方案。
- 时间跨度:政策实施时间从 2020 年至 2025 年,呈现持续更新、动态调整的特点,适应数字贸易快速发展态势。
二、核心政策聚焦
- 发展目标:明确量化指标,如到 2029 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占比超 45%,2035 年提升至 50% 以上;多地设定本地数字贸易规模增长目标。
- 重点领域:涵盖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技术、数字订购贸易四大细分领域,支持跨境电商、服务外包、数字内容等新业态发展。
- 关键举措:包括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数据跨境流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财税支持、搭建开放平台、强化人才支撑等。
三、区域发展特色
- 先行试点:北京、上海、浙江等地依托自贸试验区、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在数据跨境流动、数字规则对接等方面先行先试。
- 地方侧重:沿海省市聚焦国际枢纽建设,中西部地区结合区位优势推进特色数字贸易领域发展,形成差异化布局。
四、实施保障机制
- 制度支撑:推进数字贸易领域立法与标准制定,建立统计监测体系与风险防控机制。
- 资源保障:通过财政资金扶持、金融产品创新、人才培养引进等多渠道提供支持。
报告总结与启示
该报告全面呈现了我国数字贸易政策的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展现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开放合作为导向、以重点领域突破为抓手的发展路径。政策既注重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又立足各地发展实际形成差异化布局,为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对企业而言,需精准把握政策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布局创新;对地区而言,要强化政策落地与区域协同,释放政策叠加效应,共同推动我国数字贸易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报告节选
完整报告获取:三个皮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