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董事长室的门旋转往复,五年里四次迎来新主人,其中三人最终通向的是法庭和监狱。2025年10月25日上午,茅台集团召开大会宣布重大人事调整,张德芹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职务,由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接任。
这已经是茅台集团自2018年5月以来的第五次掌门人变动。短短的七年时间,这家最具代表性的酒企经历了袁仁国、李保芳、高卫东、丁雄军和张德芹五位掌舵者。而其中三位前董事长袁仁国、高卫东和丁雄军,最终都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而落马。
2018年5月,袁仁国因贪腐问题突然卸任,由李保芳接替。李保芳在接近退休之年接管茅台,一上任便大刀阔斧清理经销商。2020年3月,高卫东又成为茅台一把手。但他的任期仅有17个月,成为贵州茅台2001年上市以来历任董事长中任期最短的。
2021年8月,丁雄军接棒高卫东,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一职,成为贵州茅台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当时只有47岁。到了2024年4月,丁雄军离开茅台,张德芹成为新任掌舵者。而张德芹的任期更是只有544天。如今,陈华接替张德芹,成为茅台集团的新任董事长。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近几年来茅台集团已有三任原董事长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2025年1月2日,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消息,丁雄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贵州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丁雄军于2021年8月至2024年4月期间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他在任期间推出了茅台冰淇淋、酱香拿铁等跨界产品。在这之前,茅台集团的前任董事长袁仁国与高卫东,均因被指控存在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而接受调查,并最终被判无期徒刑。
袁仁国在茅台集团长达数十年,却收受贿赂高达1.1亿元;高卫东在茅台集团仅任职18个月,离职后同样因受贿问题被查处。茅台集团董事长一职近年来似乎成了“高危”职位,频繁更迭和落马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
而且自2019年5月,原董事长袁仁国被通报“双开”到现在,茅台集团及其子公司已有十余名高管被查。事实上每一任茅台掌舵者面临的考题就像是“接力赛”,他们接过的不仅是管理权,更是一场围绕“渠道与价格”的平衡战。
比如袁仁国时代开启了茅台的规模化扩张,茅台经销渠道占比常年超90%,虽推动营收突破700亿元,但也积累了串货炒价、渠道臃肿等问题。李保芳在2018-2020年期间以铁腕清理数百家经销商,却也留下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好干”的卸任感慨。
尤其是高卫东,他在任期间却争议更是不断,包括“捐赠门”、“信批门”、“拆箱门”等事件。他力推的“拆箱令”一经实施随即得到了相反的效果,整箱飞天茅台更是物以稀为贵,遭市场爆炒。
丁雄军则是试图通过推出多款新品如“茅台1935”和创新产品如茅台冰淇淋来寻求增长,并注重品牌年轻化以吸引年轻的消费者。张德芹上任后倡导调查研究之风,多次带领公司高层前往市场第一线调研,缓解传统渠道商因直营店扩张产生的恐慌,稳定渠道信心。
陈华接手的茅台,正面临白酒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挑战。尽管茅台作为行业龙头地位仍保持着增长态势,但事实上多家酒企业绩已经显现出疲态。同时酒类流通渠道库存压力也明显,更令茅台棘手的是,飞天茅台批价持续下跌,击破2000元大关后,目前无论是原箱还是散装均已跌至不足1800元一瓶。
所以对于新任董事长陈华而言,怎样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周期内,带领茅台这艘巨轮“逆风行船”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此前每位董事长的平均任期不到16个月。茅台董事长的位置不仅旋转门般频繁更迭,甚至成为通往监狱的“捷径”,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