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拍房因“低价”标签吸引大量购房者,但近年年均纠纷率超30%,多数人踩坑源于对风险认知不足。核心问题集中在四方面:一是产权隐患,部分房屋存在抵押未注销、共有产权人未同意等情况,过户时才发现无法交易;二是隐性欠费,物业费、水电费、暖气费等可能累积数年,总额可达数万元,买家需全额承担;三是清场难题,约40%法拍房存在“租约长期化”“原房主拒不搬离”等占用问题,法院常不负责清场,买家陷入“买了住不了”的困境;四是房屋质量,部分房源因长期空置、原房主故意破坏,存在漏水、结构损坏等问题,前期未核查易导致后期维修成本激增。
规避这些风险需做好6步核查:
查产权:通过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房屋抵押、查封次数及共有情况,确认无产权纠纷;
核欠费:联系物业公司、水电部门,调取近3-5年缴费记录,估算潜在欠费金额;
探占用:至少3次实地考察,白天看居住状态、夜间查是否有人留守,向邻居了解是否存在长期租约;
验质量:聘请专业验房师检测房屋结构、水电管线,避免接手“问题房”;
算成本:除拍卖价外,需计入税费(增值税、个税等)、清场费、维修费,确保总成本低于市场价10%以上才具性价比;
找辅助:选择法院合作的正规辅拍机构,避免轻信中介“包过户、包清场”的口头承诺,所有服务需签订书面协议。
法拍房的“低价”本质是对风险的补偿,盲目跟风易踩坑。唯有通过全面核查、专业评估,才能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真正享受到法拍房的价格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