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林
当互联网“掌门人”们还在为流量厮杀,当新能源车企“掌门人”们深陷价格战泥潭时,71岁的农夫山泉“掌门人”钟睒睒以5300亿元身家第四次登顶胡润百富榜,其财富增长1900亿元的幅度甚至超过小米“掌门人”雷军的“增长王”表现。
10月28日,2025年度“胡润百富榜”发布,这是胡润研究院自1999年以来连续第27次发布榜单。今年共有1434位个人财富5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家登上胡润百富榜,比去年增加31%(340位)。钟睒睒名列榜单之首,再次成为中国首富,并刷新了中国首富的财富纪录。
在这个榜单上,钟睒睒所代表的食品饮料行业表现亮眼。其旗下农夫山泉红瓶矿泉水业绩稳定,新品牌如东方树叶等销量增加,带来整体业绩增长。农夫山泉的港股股价在过去一年上涨80%,外加上基数的强大,助推钟睒睒重回首富宝座。
与此同时,钟睒睒成为首富表明,即使是被视为“低技术门槛”的饮用水行业,也能通过品牌塑造、渠道革新和场景挖掘实现爆发式增长。这个饮用水企业持续产出爆款的能力不输任何互联网产品。
5300亿元这份财富并非来自制造业或互联网产业,而是最传统的“水生意”。虽然纯净水看起来不值钱,但其实利润惊人。一瓶售价2元的矿泉水,取水成本仅0.006元,包装和运输占成本的85%。农夫山泉通过规模化生产,将毛利率做到60%,碾压国内多数制造行业。
对比制造业或互联网产业巨头们需要数十年技术积累才能实现的千亿市值,农夫山泉仅用一瓶矿泉水就撑起了商业奇迹。这种财富爆发力背后,隐藏着对消费趋势的精准捕捉和商业模式的极致优化。例如,当家电企业为5%的净利率挣扎时,农夫山泉的净利润率却高达28.3%。
当一些传统制造业常陷入“规模不经济”的困境时,而农夫山泉却展现出轻资产模式的压倒性优势。没有重金投入的厂房设备,无需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仅靠水源地布局、渠道控制和品牌营销,就构建起72.3%的毛利率护城河。
记得在一个电视节目中,娃哈哈前“掌门人”宗庆后说,“做水不赚钱”,结果被在场的福耀玻璃前“掌门人”曹德旺当场揭穿。曹德旺说:“这个我清楚,其实做水很赚钱的。成本主要是塑料瓶和包装箱这些便宜的东西,所以利润非常大。我弟弟就是做这个的,所以我知道。”被“内行”揭穿后,宗庆后无言以对。
实际上,曹德旺说了一句大实话。中国庞大人口基数叠加健康意识升级,使瓶装水成为“高频刚需”:人均年消费量超100升,家庭场景占比54%,户外场景占30%。而且,自来水信任危机已成为核心驱动力,全国约35.7亿立方米水源水质不达标,80%地表水受污染,老旧管网二次污染率超8%。例如,杭州、武汉等城市多次因“臭水事件”引发公众恐慌,导致超80%消费者拒绝直饮自来水。
不过,靠卖水发家的不仅有农夫山泉、娃哈哈、怡宝,还有可口可乐。人们有多喜欢喝可口可乐?在二战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的军需物资里就包含可口可乐,可见即便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人们仍然无法离开这种饮料。截止2015年6月,可口可乐的市值已达2975亿美元,这就是卖“水”的无限潜力。
钟睒睒卖水成为首富的背后,是14亿人对安全饮水的渴望与民生短板的商机转化。同时,它揭示了一个真理:财富的流向,永远追随社会最迫切的需求与最深刻的变革。当中国逐步完善自来水净化体系,真正的商业传奇,从不局限于“卖水”或“造芯”,而在于能否让财富成为文明进步的阶梯。
当钟睒睒用一瓶水建造5300亿元商业帝国时,他留给商业世界的启示是:最朴素的生意,往往藏着最惊人的财富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