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地区是我国民生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而且所覆盖的城市数量、人口规模也都是非常庞大的,所以可以说是我国共同富裕发展之典范区域,同时也是全国经济和民生福祉继续高速提升的主要引擎地区。
当然也并非区域内所有城市都是高收入的,在江浙沪边缘区域还是存在一些收入水平偏低的城市,不过近些年它们的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可观的,正在努力追赶。下面就以2022年所有25个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来了解下吧。
2022年的疫情对各地收入的提高是障碍不小的,像工资性、经营性等收入都很难增长,相对继续走高的只有含养老金的转移净收入吧。因此反映到整体上,大部分城市的增长都是较往年放缓许多的,这也是合理的。
其中上海市因为疫情严重、城镇化率高(农村收入受影响偏低)等因素,人均收入涨势更不乐观,全年只有2.03%的增长,因此它的收入还是止步于8万元之前。当然依旧是江浙沪龙头,要比苏杭这两个江浙领头羊高出八九千元。
苏杭其实涨势也一般,都不到4%,在25个城市中也就好于上海一点,但还是艰难地跨上了7万元/年,苏州市以70819元略微领先于杭州几百元。它们也是两省中唯二的7万元以上的城市,南京、宁波等虽然增速要更快一点,都接近了4.5%但还都未能跨过7万元,在6.9万元左右。
以上几个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不仅在江浙沪地区前列,在全国城市中也都能高居前10的,所以它们也正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城市。
如果以浙江省平均60302元/年为标准,浙江省的民富且均衡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它的11个城市中有7个都高出,而江苏省内只有苏锡宁三城,常州、镇江这两个苏南城市虽然能高于江苏省均值(49862元),但还是在6万元之下。
如果以江苏省均为水准,浙江省就有9个城市越线,仅剩下丽水和衢州掉队,但它们的收入都在4.5万元左右,是高于全国均值(36883元)且要高于江苏五六个城市的。
而江苏省内高于其全省均值的只有苏南五市,就算江北最高的南通市2022年还是未能超过,止步于4.9万元,那么其他城市就更低了。
扬州和泰州还算略好,全年收入都在4.5万元左右。但苏北五市的话就整体太低了,全都未能过4万元,其中除了盐城外的4个城市都还未能达到全国平均。苏北地区的民生水平确实还是更进一步提高,这也是江苏省难以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原因之一,苏南与苏北之间的差距实在有点大。
不过近两年苏北地区以及丽水、衢州等江浙沪较边缘城市的收入涨势还是较为可观的,在各自省内都是增速前列的。这也让它们正在与民生较好的城市差距缩小之中。
如2022年苏北地区除了连云港稍慢之外,其他四城的名义增速都在5%之上,丽水和衢州要更快。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为共同富裕发展打好了基础!
江浙沪25城的2022年具体收入情况,请看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