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莉:品牌创意要从“技术驱动”转向“场景驱动”
创始人
2025-10-30 20:31:0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泽坤 实习生 袁垚鑫

当消费的接力棒传到Z世代手中,一场全新的商业变革悄然拉开帷幕。Z世代,这一充满活力与个性的群体,究竟有着怎样的独特共性?他们又偏爱哪些品牌特质?在Z世代眼中,品牌是神秘莫测的省略号,还是激情澎湃的感叹号?品牌又该如何精准触达并牢牢留住Z世代消费者?

为深入探寻Z世代的消费密码,深度挖掘品牌年轻化的创新路径,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访谈省内高校相关学科的专家,洞察Z世代的消费世界。

本期邀请到的嘉宾是山东建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张莉莉。

嘉宾介绍

张莉莉,山东建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泰国格乐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陈设艺术设计师,韩国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理事,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协会会员,山东林学会风景园林分会会员,济南影视传媒学会会员。

跳出国潮“表面热闹”,直击Z世代精神需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Z世代对国潮的数字化接受度极高,您认为品牌在做国潮的数字化营销时,如何避免流于表面?

张莉莉:品牌若想超越国潮的数字化的符号化堆砌,必须实现从文化表层到精神内核的深度转译。品牌不能只把传统元素视为可随意取用的视觉素材库,有些品牌仅仅将龙纹、水墨、仙鹤等元素进行简单的粘贴复制,这样只能带来短暂的视觉新奇。国潮的数字化本质上是一场与Z世代精神世界的深度对话,得让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与年轻人的精神需求产生连接,而不只是停留在符号层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品牌在做国潮的数字化营销时,怎样让Z世代产生情感共鸣?

张莉莉:是否能够让Z世代产生共鸣,在于品牌能够敏锐捕捉Z世代在身份认同、社会参与及审美疲劳下的精神渴求,并以此为契机,将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辨、美学原则,转化为可与个体生命经验对话的现代寓言。例如,将“山水精神”不再表现为简单的墨迹渲染,而是转化为一种对抗信息过载的“数字隐居”体验;将“工匠精神”从历史的遥望,转变为对当下内卷困境的“慢哲学”回应。

国潮的数字化核心在于,品牌需扮演一个高明的“转译者”角色,用数字媒介搭建一座让古老智慧与青年灵魂相遇的桥梁,使国潮从一种消费风格升维为一种可感知、可沉浸、可归属的文化生活方式。

我们不为传统文化“贴金”,而是为其“补钙”。在“艺述家”这个项目创作中,我们没有直接使用传统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元素,而是与Z世代“拒绝被定义、拥抱多元”的价值观相连接,创作了系列数字艺术画作“艺述中国”,《艺述中国》系列组画以中国大好山河为创作主题,创造性的通过抽象线条和中国传统五色“青、赤、黄、白、黑”,创造出绚丽的画面。它探索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国文化的活力和创新,呈现中国文化在数字时代的新面貌,传递出当代中国的丰富多彩和创新力量。

《艺述中国》系列组画《艺述中国》

《艺述中国》系列组画《山之经》

《艺述中国》系列组画《海之经》

总之,当年轻人用自己的创意和情感为一个文化IP注入新生命时,情感共鸣便自然发生。品牌要做的不是给Z世代上一堂传统文化课,而是和他们一起,用数字时代的语言,重新编写我们共同的文化故事。

深耕大学生市场,先“沉浸式融入”,再谈“认同构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您既是高校教师,又指导国际赛事、孵化创业公司,从“教育者”“指导者”“孵化者”三重身份出发,您认为品牌要进入大学生市场,第一步应该做的“功课”是什么?是调研需求,还是先构建文化认同?

张莉莉:从我“教育者”“指导者”和“孵化者”的三重身份来看,第一步不是调研,也并非构建什么,而是要进行“沉浸式洞察”,这比传统的需求调研更深刻。大学生市场不是一个简单的消费群体,更是一个充满独特话语体系、价值判断和社群归属感的“文化场域”。直接发放问卷调研需求,可能会得到一些表层的、理性的答案,但无法触及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开关。

我的建议是:成为他们的一部分。

作为教育者,我在课堂上,直接问学生“你们喜欢什么品牌”不如观察他们书包上的挂件、手机壁纸、社交媒体分享的内容来得真实。这些印记是他们认同宣言。

作为赛事指导者,我们“艺述家”在每个项目启动前,团队会花费大量时间“泡”在B站、小红书、线下市集、社团活动中,除了收集数据,也是为了理解青年人的“梗”、他们的需求、他们的英雄梦想。这直接影响了品牌的叙事方式。

作为孵化者,我们坚信,品牌进入大学的第一步,是带着真诚和尊重,去理解并融入这个文化场域,找到能为这个社群解决的“真问题”,提供的“真价值”。在此基础上,认同会自然生长。

中外Z世代对比,中国青年的“文化方舟”心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中外Z世代艺术生对比来看,您认为中国大学生在“消费观念”和“品牌偏好”上有什么特色?

张莉莉:中外Z世代们呈现出迥异的消费景观,中国青年在全球化视野与本土文化复兴的碰撞中,形成了一种“充满诗意的现实主义”。

在消费观念上,中国的Z世代比西方同龄人更显“精明”与“务实”。他们不拒绝消费,但极度厌恶“智商税”,追求“性价比”。在品牌偏好上,他们则体现出全球甄选与国货认同并行不悖的“文化方舟”心态,但这艘方舟的船票,只发给那些真正在产品力、设计美学与价值观上经得起苛刻审视的品牌。

他们对国货的支持与父辈不同,是基于其产品力、设计感和文化内涵是否真正“在线”、品质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平视选择,而非情绪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这些特色对品牌本土化营销有何启示?

张莉莉:这些不同的特色对品牌本土化营销来说,必须超越表层的地域符号,深入到东方生活哲学的现代化表达,实现从“中国元素”到“中国方案”的价值升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您认为学生对“品牌”的认知是否与传统认知不同?他们更看重品牌的什么价值?

张莉莉:是的,Z世代的品牌价值认知范式产生了根本性的转移。对Z世代来说,品牌从一种象征着距离感与权威性的外部标识,蜕变为一个可交互、可塑形、甚至可批评的“关系共同体”。他们用以衡量品牌价值的标尺,已从传统的功能、价格,转向更具纵深的三个维度。

首先是真实价值,品牌需撕下完美面具,可以不完美,但必须真诚。

其次是共益价值,品牌在追求商业利润之外,是否展现出推动社会公平、环境友好的切实行动与透明轨迹,比如它是否关注弱势群体?是否践行环保?是否对员工友善?这些“道德表现”直接纳入他们的购买决策。

还有就是共创价值,品牌是否提供了足够的权限与通道,让他们从被动的消费者转变为活跃的共建者与叙事的参与者。品牌在Z世代心中,更像一个需要持续通过行为来证明其“人品”的伙伴,品牌能否提供给他们表达和参与的通道至关重要。

小众传统工艺破圈,数字设计激活“情感+社交”价值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您认为如何通过数字设计一些小众传统工艺,让“小众藏品”变为Z世代愿意购买的“日常消费品”?关键突破点在哪里?

张莉莉:关键突破点在于,用“数字设计”作为桥梁,完成从“器物功能”到“情感功能”和“社交功能”的转化,将小众传统工艺变为日常消费品。

以我们“艺述家”帮助济南融创乐园的IP“猪鲤”进行再设计的实践为例。

解构与转译。我们不是直接贴标设计,而是用数字建模技术,将猪鲤拟人化,然后解构成独立的、极简的矢量图形,并将这些图形应用于年轻人日常高频消费的场景中。例如,我们将猪鲤形象转化为一个可爱精巧的随身供,将鲤鱼图案做成系列化的表情包和产品。工艺本身(雕刻、印刷)虽然被数字化地“封装”起来,但其美学精髓和美好寓意,则通过新的载体得以“复活”。

猪鲤IP衍生品设计

叙事赋能与轻度定制。我们为每个再创作的产品赋予一个短小精悍的现代故事,并通过数字工具提供轻微的个性化定制,让“小众藏品”变成承载个人情感的“日常潮物”。这种“日常潮物”的核心是,让传统工艺不再讲述过去的历史,而是开始述说今天年轻人的生活。

环境艺术与数字,避免“技术炫技”,锚定“场景价值”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从“环境艺术与数字创意”角度看,您认为当下品牌在“打动大学生”时,最容易陷入的误区是什么?

张莉莉:我认为当前品牌在尝试打动大学生时,最常陷入的误区在于对“环境艺术”与“数字创意”的肤浅理解,误将技术炫技等同于体验创新,其症结在于脱离了青年生活的“在地性”。环境艺术的核心是营造一个能引发情感共鸣与行为互动的“场”,数字创意的精髓在于实现“持续的、有意义的连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品牌应该如何避免陷入这些误区?

张莉莉:品牌要从“技术驱动”转向“场景驱动”。品牌要先想清楚大学生在校园里的核心生活场景是什么,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日常,是社团活动的热血,还是期末备考的焦虑?然后再思考,环境艺术怎么融入这些场景?比如在社团活动场地,能不能通过空间设计让互动更顺畅。数字创意怎么服务这些场景?比如做一个能帮他们高效整理复习资料的小程序。品牌的技术应用、艺术设计,都要自然嵌入这些场景,要么解决Z世代的“小痛点”,要么放大他们的“小快乐”,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大学生心里。

可持续理念传播,让“抽象责任”变成“具象体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您认为品牌在传递“可持续理念”时,如何用“环境艺术”或“数字创意”的方式,让年轻消费者更易理解和接受?

张莉莉:品牌向Z世代传递“可持续”这一理念,关键是把抽象的“可持续”,转化成年轻人能直接感知的“微观现实”。

环境艺术的创作手法,在于打造具有张力的“警示性景观”。例如,我们曾策划一个项目,用回收的饮料瓶搭建了一个透明的“时光亭”,亭子内壁用投影技术,动态展示这些塑料瓶在自然环境中需要降解的年份倒计时。学生坐在亭中休息时,能直观地感受到消费行为与环境后果的关联。这种身临其境的震撼,远胜于一句“塑料降解需要450年”的标语。

时光亭装置

数字创意则擅长构建“可感知的因果系统”,例如开发一个能可视化个人消费碳足迹的APP,这两种路径的共同本质,是将抽象的伦理选择,转化为具象的体验,从而激发年轻人主动参与与分享,使可持续从责任内化为时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消费场景结合,这种模式能否复制到其他品牌?关键在于把握Z世代的哪些特点?

张莉莉:这种模式的可复制性很强,但复制的不是形式,而是底层逻辑,核心是精准把握Z世代的四大核心特质。

第一是体验至上,Z世代更看重“经历”而非“物品”,消费时希望获得独特、可回忆的体验。第二是社交驱动,消费对Z世代来说是构建社交身份、寻找社群认同的方式,所以模式里要内置“社交分享”基因,让他们能通过消费展示品味、找到同好。第三是意义消费,Z世代希望消费行为能和自己的价值观契合,会关注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社会意义。第四是高度参与,有趣、有互动性的设计能快速吸引Z世代,让他们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在不同品类与场景中,品牌持续为Z世代提供兼具沉浸感、社交性、意义感和趣味性的文化消费体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对于本次“2025大学生喜爱品牌调查”,您认为从环境艺术与数字创意角度,还应重点关注哪些能反映“新青年、新消费”的维度?

张莉莉:为进一步洞察“新青年、新消费”的图景,建议在调研中强化三个维度。

一是数字身份共建度,考察品牌及其产品是否已成为用户构建其数字分身(如在虚拟社交平台、游戏中)时不可或缺的“身份元件”,以及这种数字身份认同的强度。

二是场景叙事渗透力,评估品牌的线下触点是否超越了单纯的交易功能,进化成为一个能承载故事、激发共创、并自然融入青年日常动线的“叙事场域”。

三是价值共创参与感,深度测量大学生参与品牌内容生成、产品迭代乃至社会责任项目的意愿与广度,这直接反映了品牌在他们价值序列中的真实地位。

这三个维度将能更立体地揭示,在新消费时代,品牌与青年之间正在形成的这种深度交织、互为映照的共生关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最新辅助)稳赢棋牌到...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稳赢棋牌有挂吗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
科普实测十款(线上Wepoke... 科普实测十款(线上Wepoke)外挂辅助助手!(透视)查看详细教程(2022已更新)(哔哩哔哩) 线...
科普实测十款(cloudpok... 科普实测十款(cloudpoker)外挂辅助助手!(透视)查看详细教程(2022已更新)(哔哩哔哩)...
科普实测十款(wepokeai... 科普实测十款(wepokeai)外挂辅助助手!(透视)查看详细教程(2022已更新)(哔哩哔哩) w...
(2025最新辅助)瓦力游戏到... (2025最新辅助)瓦力游戏到底有没有挂(透视)开挂详细教程(最新开挂辅助神器)是一款可以让一直输的...
科普实测十款(wpk稳定)外挂... 自定义wpk稳定系统规律,只需要输入自己想要的开挂功能,一键便可以生成出微扑克专用辅助器,不管你是想...
(2025最新辅助)宝宝浙江到... 亲,宝宝浙江有的,ai轻松简单,又可以获得无穷的乐趣,宝宝浙江是你和朋友度过闲暇时光的不二选择,赶紧...
科普实测十款(德普之星)外挂辅... 自定义德普之星系统规律,只需要输入自己想要的开挂功能,一键便可以生成出微扑克专用辅助器,不管你是想分...
(2025最新辅助)天涯麻将到... 您好,天涯麻将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通过微信【8198015 】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
(2025最新辅助)顶级娱乐到...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怎样看出顶级娱乐开挂开挂没,以及顶级娱乐怎么看出来是开挂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