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根据双方的协议,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新四军成立后,首任军长由叶挺担任,政委是项英,参谋长是周子昆,这些人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军事人物。那么,新四军的政治部主任又是谁呢?
为了解这个问题,叶挺等人专门前往延安考察。在主席的推荐下,最终选定了袁国平担任新四军首任政治部主任。那么袁国平究竟是怎样的人物,为何能得到主席的赏识,并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呢?接下来我们详细了解他的经历。
袁国平出生于1906年,湖南邵东县人,是我军非常优秀的政治工作干部。早年他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大学,与主席曾是校友。不久后,他又考入黄埔军校四期,主攻政治科,接受系统的政治和军事训练。学成归来后,袁国平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在书生气质中增加了军人的坚毅与果敢。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袁国平的政治工作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他年纪轻轻就成为军团级干部。他曾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和代主任,在反“围剿”作战中立下了突出功勋,并因此获得二等红星奖章。
抗战爆发后,袁国平被派往新四军,担任政治部主任。他积极开辟抗日根据地,组织游击战争,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敌,使新四军的力量迅速壮大。但新四军的崛起也引来了蒋介石的排挤与敌意。1941年1月,新四军北移途中遭到国军重兵突袭。在危急时刻,袁国平指挥部队奋力反击,但在激烈战斗中,他身中数弹,倒在沟里的草丛中。
当天夜晚八九点左右,军部卫士连一百余人突围时,无意中发现了满身是血的袁国平。战士们立刻围上去,大声呼喊“袁主任、袁主任。”袁国平有气无力地睁开眼睛,说道:“你们走你们的,赶快突围出去,不要管我。”然而,战士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意丢下首长,最终轮流背着他行军。
途中,部队几次遭遇国军追击,经过多次战斗与停顿,最终只剩下三四十名战士。袁国平不忍心连累大家,再次请求战士们离开自己,但大家坚决表示要同生共死,没有一个人愿意放弃他。无奈之下,为了不连累战士们,袁国平趁人不注意,从口袋里取出手枪,扣动扳机自尽,年仅35岁。袁国平牺牲后,遗体最初就地安葬,建国后迁至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受到万人敬仰。那么,袁国平的子女后代后来又有怎样的成就呢?我们接着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