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产AI+AR眼镜领域的领军企业雷鸟创新宣布完成新一轮C轮融资,融资规模约为8亿元人民币,创下2025年国内AI+AR眼镜赛道单笔融资最高纪录。此次融资由中信金石领投,中信证券国际资本及中信证券投资共同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AI眼镜核心技术研发、生态系统建设以及全球市场布局。
融资背景与规模
雷鸟创新自2021年成立以来,专注于AI+AR融合技术的研发与产品化,已推出包括Air 4系列、X3 Pro、V系列在内的多款消费级AI眼镜。公司在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全球AR眼镜销量第一,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多款产品连续多年位居热卖榜前列。根据CEO李宏伟在10月22日播客中的透露,本轮融资原计划募集3‑4亿元,实际超募至约8亿元,融资规模几乎是预期的两倍,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其技术前景的高度认可。
投资方与资本结构
领投方中信金石是中信集团旗下专注于科技创新的基金,近年来多次布局AI、半导体及元宇宙相关项目。中信证券国际资本与中信证券投资作为跟投方,分别提供了跨境资源和资本运作经验。多家机构的共同参与,使本轮融资具备了强大的资金实力和产业协同效应,为雷鸟创新后续的技术突破和国际化提供了坚实后盾。
融资用途与发展规划
雷鸟创新表示,融资将重点投向以下几个方向:
核心技术研发:包括高分辨率MicroLED显示、光波导光学、AI视觉感知算法以及低功耗芯片的深度集成。
生态系统建设:打造开放的AI+AR开发平台,吸引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形成软硬件协同的生态闭环。
全球市场拓展:在北美、欧洲及东南亚设立本地化运营中心,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公司计划在2026年前推出支持HDR显示的全彩AR眼镜,并实现AI交互的实时翻译、场景识别等功能,进一步巩固其在消费级AI眼镜市场的领先地位。
行业影响与趋势
AI眼镜作为“AI+AR”融合的前沿产品,近年来在硬件成本下降、AI算力提升以及5G/Wi‑Fi 7等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的推动下,进入快速增长期。2025年上半年,国内AI+AR眼镜整体出货量已突破200万副,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30亿元。雷鸟创新的本轮融资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资本示范效应,预计将带动上下游供应链(包括光学镜片、芯片、显示模组等)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
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AI眼镜竞争者主要包括雷神科技、深科达、龙旗科技等企业,均在硬件创新和AI算法上持续发力。雷鸟创新凭借其在全彩MicroLED+光波导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以及在AI视觉感知算法上的深度积累,已在消费级市场形成一定壁垒。此次融资的成功,进一步提升了其在资本市场的议价能力,有望在后续的产品迭代和渠道布局中保持竞争优势。
结语
雷鸟创新完成约8亿元的C轮融资,标志着国产AI眼镜进入资本高度关注的阶段。随着技术的持续突破和生态的逐步完善,AI眼镜有望在智能穿戴、企业协同、教育培训等多个场景实现落地,推动“AI+AR”从概念走向普及。行业观察人士预计,2026年将是AI眼镜商业化的关键节点,届时包括雷鸟创新在内的国内企业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更大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