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中国人民银行11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末中国黄金储备为7409万盎司,较9月末的7406万盎司增加3万盎司。
这是中国人民银行自去年11月起连续12个月增持黄金。
此前,在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后,央行2024年5月开始暂停增持黄金,直到去年11月重新出手增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10月美联储继续降息,美国政府持续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施加压力,加之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居高不下,带动当月国际金价继续上涨。这导致10月央行增持黄金规模降至2024年11月恢复增持以来的最低水平。
数据公布后,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
这是10月23日在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一家金店内拍摄的黄金饰品。新华社发
世界黄金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全球黄金ETF连续五个月实现资金净流入,10月吸金82亿美元,推动其总资产管理规模增长6%,达到5030亿美元的月末新高;同时持仓量环比上升1%至3893吨。黄金市场交易量持续激增,10月日均交易额达561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45%。
“事实上,近期央行在国际金价大幅上涨、屡创历史新高过程中持续小幅增持黄金,释放了优化国际储备的清晰信号。”王青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截至2025年10月末,在主要由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构成的官方国际储备中,黄金储备的占比为8.0%,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出发,未来需要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
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王青认为,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这是10月23日在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一家金店内拍摄的黄金饰品。新华社发
尽管经历了多次价格回调,今年以来国际金价上涨仍超过50%。一些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持续的经济不确定性仍然是国际金价的主要支撑因素,且这一因素依然存在。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此前在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金价明年至少会上升至4500美元/盎司上方,主要源于支撑金价长期上行的核心因素未发生改变。
一是美国财政风险对金价构成主要支撑。当前美国政府持续停摆风险未完全解除,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升温,叠加美债收益率波动加剧,美元资产吸引力边际下降,推动资金向黄金等避险属性突出的资产迁移,构成金价上行的主要支撑。
二是美联储政策预期强化金价长期上行动能。市场当前维持对年内美联储继续降息的预期,若降息落地,美元指数大概率承压,这将进一步降低黄金持有成本,助推金价进一步上行。
三是全球央行黄金配置意愿仍较强。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大而美”法案,美国财政赤字将持续扩大,同时其政策的变动性加剧美元信用风险,各国央行基于战略安全与资产配置需求,将强化黄金储备布局。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则认为,金价并非只涨不跌,投资黄金同样存在风险。投资理财要基于自己的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和风险偏好,做好适合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配置,不要轻易追涨杀跌。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