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者的圈子里,钱志敏有一个神秘的外号——“花花”。这个从未露面过的女人,刻意被塑造成了“残疾女强人”的形象。人们传闻她不仅拥有清华大学的双博士学位,还曾留学美国,掌握了顶尖的金融技术。由于早年经历车祸,她的行动变得不便,需要依赖轮椅。2016年,在呼和浩特举办的一场大型推介会上,钱志敏蒙着粉白色面纱,连同轮椅一起被众人高高举起,现场响起了整齐的口号:“你给格锐三年时间,格锐给你三世富贵。”
沈阳的投资者韩星海曾在会上追问,为什么不能拍照,得到的回答是“怕美国制裁”。这种精心制造的神秘感,加上“环保开发”、“智能养老”和“比特币挖矿”等热门概念,以及高达300%的回报承诺,让蓝天格锐公司在2014到2017年间吸引了大量资金。根据法院的判决书,蓝天格锐非法吸收了约402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受害者遍布全国。
然而,2017年7月,突如其来的资金链断裂让这个庞大的骗局暴露出来。审计数据显示,钱志敏早已将11.4亿元资金投入到比特币的购买中。案发前,她伪造护照逃亡至老挝,并最终潜逃到英国。她随身携带的黑色笔记本电脑里,藏着6.1万枚比特币的加密钱包,这些比特币成为她日后挥霍的资本。
在2017年的伦敦,钱志敏不仅语言不通,行动也不便,因此急需找一个“代理人”。她通过华人微信群发布招聘广告,承诺月薪4000英镑(约合3.7万元人民币),招聘助理。她谎称自己从事珠宝和房地产生意。这个高薪职位吸引了当时困境中的英国华裔温简。温简有法学学位,2010年离婚后独自抚养儿子,2017年她在伦敦的一家中餐馆打工,夜晚住在阴暗的地下室。她很快被钱志敏的招聘信息吸引,之后便搬进了伦敦北部的汉普斯特德富人区的一栋六居室豪宅,并一次性支付了半年租金,总计10.38万英镑(约96万元人民币)。
温简后来在法庭上供述,钱志敏几乎每天都躺在床上,主要通过电脑操作比特币交易和网购,而她自己则负责“洗钱”。温简频繁光顾哈罗德奢侈品百货,购买奔驰轿车,陪着钱志敏四处游玩。钱志敏还为温简支付了儿子的贵族学校学费,把温简牢牢绑在了洗钱的链条上。温简的主要任务是将通过比特币兑换来的现金,转化为房产、豪车等“合法资产”,为黑钱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2018年,英国加强了对加密资产的监管,导致比特币兑英镑变得越来越困难。到了9月,钱志敏指示温简用比特币直接购买一栋位于汉普斯特德的豪宅,价值2350万英镑(约合2亿元人民币)。在英国,这类巨额交易需要经过严格的反洗钱审查,律师们多次询问资金来源,温简的回答含糊其辞,最终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10月的一个清晨,警方突袭了这座月租1.73万英镑的豪宅,搜查过程中查获了笔记本电脑和数字设备,并当场冻结了6.1万枚比特币。戏剧性的是,当时警方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数字资产的价值,仅仅将其扣押。钱志敏趁机逃脱,开始了长达近六年的潜逃生活。
温简则未能逃脱,她在2021年5月被捕,并于2024年3月因洗钱罪被判刑6年8个月。正是这一年,警方破解了查获的设备,发现比特币的价值已经飙升到了数十亿英镑,这也让此案成为了“英国史上最大加密货币扣押案”。
温简被定罪一个月后,2024年4月,英国警方在约克郡的一间出租屋抓获了钱志敏。她被捕时穿着普通的运动裤,裤子右侧特制的暗袋里藏有一个数字存储设备。直到2025年9月的庭审前,钱志敏才交代了这个设备的密码——里面存储着价值6700万英镑的比特币和Ripple币,这成了她最后的财富。
从“花花”到“BitQueen”(比特币女王),再到阶下囚,钱志敏的伪装彻底破灭。2025年9月29日,在法庭上,面对洗钱指控,她放弃了辩护,公开认罪。天津警方在通报中确认,正在与英国执法机关合作,推进追赃工作,全力挽回受害者的损失。
如今,英国皇家检察署掌握的加密资产总值已超过50亿英镑。由于英国财政部面临300亿英镑的财政缺口,有人私下询问是否能用这笔资产来填补预算。根据英国《犯罪收益法》,无人认领的赃款将由警方和内政部平分。
英国检察总长斯蒂芬·帕金森宣布,他们正在制定赔偿计划,打算通过“民事追偿令”来补偿中国的受害者,但尚未明确赔偿的具体标准——是按照2017年的投资本金,还是按目前的比特币市价?要知道,2017年比特币的价格大约为750英镑,而如今已经涨到了8.3万英镑,相差高达110倍。
代表上千名受害者的律师威廉·格洛弗直言:“许多受害者是老人或其他弱势群体,他们失去了自己的毕生积蓄。被冻结的比特币不属于英国政府,政府没有权力随意处置。” 天津警方同时发布了提醒,表示未授权任何第三方进行追赃指导,提醒受害者警惕诈骗。
目前,英国皇家检察署仍在制定赔偿方案,约12万名受害者的等待依旧没有结束。而那栋尚未成交的汉普斯特德豪宅,曾是钱志敏炫耀的场所,如今却成为了跨国追赃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