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进博会上海会议活动“聚力共治·赋能发展——原创IP保护与生态构建”论坛正式召开。论坛宣布成立了“上海市网络游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共商机制”,这是全国首个专注于网络游戏领域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未来将助力上海乃至全国的游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迈向新阶段。
同时,来自产业界、学术界、司法界的专家们围绕“游戏产业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与治理”话题开展多场深度对话,通过观点交锋汇聚前沿智慧,擘画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路径。
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2024年中国游戏出海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实际销售收入为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率达到13.39%。在2025年科隆国际游戏展上,众多中国游戏厂商闪耀大会现场,赢得海外媒体与玩家高度评价。
在国产游戏快速发展的同时,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却成了困扰许多企业的难点。在这一背景下,协同共治正成为应对游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挑战的“金钥匙”。为更好地促进行业交流,凝聚产业智慧,论坛期间,上海市网络游戏行业协会、上海市互联网业联合会、徐汇区游戏产业服务中心,以及米哈游、盛趣游戏、叠纸游戏、莉莉丝游戏、鹰角网络、波克城市、巨人网络、哔哩哔哩、支付宝等国内头部游戏企业及互联网平台,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市网络游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共商机制”。
作为全国首个专注于游戏领域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共商机制”的成立旨在构建一个高效的政企联动机制,能够成为政府部门感知产业前沿脉搏的重要触角,有助于更精准地把握产业痛点,为更具前瞻性的政策制定注入来自产业一线的智慧。
在成立“共商机制”的同时,来自产业界、学术界、司法界的专家带来了一场思想交流盛宴。从传统的外挂、私服黑灰产,到新型的游戏泄密等侵权行为,面对这些新挑战,如何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率和效果?现有法律法规体系如何进行适应性调整与前瞻性布局?专家们各抒己见,在观点碰撞中迸发出诸多行业洞见。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部副主任陆川在主题分享中指出,近年来检察机关加大办理游戏行业知识产权类案件力度,激活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有效整合司法资源并取得较大突破。她建议,未来可以强化游戏企业知识产权专项调研,明确企业维权的痛点与难点,全面梳理相关案件并研判刑事可罚性,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游戏知识产权司法保障水平。她同时建议,针对不宜刑事打击的案件,司法机关可以引导企业通过民事、行政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及时阻断侵权行为并索赔损失。
米哈游法务总监罗希分享了针对IP全生命周期管理、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及维权策略上的创新实践。“在未来,游戏产业知产保护将从企业单打独斗到聚力多方智慧、协同共治。”她建议,通过信息共享化、标准协同化、行动联动化等举措,推动构建健康、可持续的行业生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