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11月10日讯(记者 祁和忠)2025年以来,在公募基金业,永赢基金炙手可热。不少同行纷至沓来,学习取经,指望能学到永赢基金的“暴富”模式,把资产规模快速做大。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永赢基金旗下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的合计规模暴增了约1000亿元,公司管理费收入日进斗金。
永赢基金的爆发式增长,主要是依靠矩阵式押注细分赛道的商业模式,实现基金业绩排名的领先。其中,永赢科技智选的年内净值涨幅高达两倍。在各大基金电商销售平台的算法加持下,永赢基金旗下产品持续霸屏,不断撩拨着投资者的情绪。
在3季报公布后,永赢基金又把旗下基金近一年业绩排名宣传了一番,这很容易让投资者对其未来的业绩产生不切实际的预期,放松对潜在风险的警惕。
在实际运作中,永赢“智选”系列严重偏离业绩比较基准的约定,通过加大风险暴露的方式,用基金净值的巨大波动冒充超额收益。这种押注细分赛道的做法,不过是钻了一个行业漏洞。
押注式投资风险很高。历史数据显示,在2015年,有5只基金净值上涨超过150%。在2016年至2018年,它们无一例外地大幅下跌,其中有3只净值腰斩。
尽管如此,永赢基金“新现象”依然让其他不少同行眼红心热。一些基金公司纷纷仿效,但不乏押注失败,而落得灰头土脸的案例。
申万菱信行业精选成立于今年6月初,由公司副总经理贾成东担任基金经理,首募规模12.19亿元。该基金成立后快速建仓,但开头即踩错市场节奏,导致基金净值一度跌破0.9元,至今仍在1元以下徘徊。
3季报数据显示,该基金从成立日起至9月30日,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7个百分点。
市场原先曾对申万菱信行业精选寄予较高期望。此前,贾成东曾经管理招商行业精选基金约七年半,任职年化收益15.45%。遗憾的是,他加盟申万菱信后明显水土不服,遭遇“滑铁卢”。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基金经理能否把基金管理好,在很大程度上也与他所处的平台和环境相关。作为一员老将,贾成东兵败的教训,值得申万菱信以及整个基金业反思和借鉴。
毋庸讳言,无论是永赢基金“智选”系列,还是申万菱信行业精选,都忽视了基金合同中关于业绩比较基准的约定。
针对行业积弊和乱象,10月底,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随后,基金业协会向基金公司下发《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运作说明(征求意见稿)》,并发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一类库、二类库。其中,一类库69个指数,二类库72个指数。
上述监管新规的出台,旨在约束和规范基金押注式投资,让公募基金能切实为百姓理财服务,而不能走向反面,沦为少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扰乱行业秩序,损害证券市场功能,攫取和转移大众财富的工具。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市场上涨阶段,永赢“智选”系列表现为大幅跑赢,但未来一旦市场下跌,就有可能表现为大幅跑输。有专业人士表示,从2022年至2024年,国内约70%的主动型偏股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给投资者造成巨大伤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希望那些纷纷跑到永赢基金学习的基金公司,要学习该公司重点发展权益基金的方向,但也要谨防其押注细分赛道的不正当做法。
我们恳切地呼吁,一些公司不要被业内的浮躁风气裹挟,而要能凝神定气,让基金经理形成稳定的风格,避免押注式投资。同时,也真诚希望一些公司能加强自律,不能再通过拉低整个基金业底线的做法,公司自身赚快钱发横财,把巨大的风险打包留给市场和广大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