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卸任在即,在巴菲特卸任之前,却罕见大举买入谷歌。作为投资风格向来稳健的巴菲特,为何在相对高位买入科技股?是否意味着巴菲特的投资风格正在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显著变化?
2025年,属于AI加速发展的年份。以英伟达、AMD、博通为代表的AI科技股大幅上涨,其他科技巨头的资本支出也在加快提升,特别是加大力度建设AI基础设施。
在科技七巨头中,包括谷歌、亚马逊、Meta在内的科技巨头,已经宣布了2026年资本支出加码的意向。相比之下,苹果仍注重硬件投资,在AI投资上却显得相对保守。
假如未来5至10年仍然属于AI黄金期,那么对AI投资采取相对保守策略的苹果公司,可能会在AI时代下输在了起跑线上。或许,从这一点考虑,巴菲特选择了接连减持苹果公司股票。
截至目前,伯克希尔累计售出了大部分的苹果公司股票,即使如此,苹果依然是伯克希尔的最大持仓股。巴菲特接连大举抛售苹果股票,既有对苹果保守应对AI时代的担忧,也有分散持仓的需求。前两年,伯克希尔持有了大量的苹果公司股票,持仓占比接近一半水平,这种高度集中的持仓方式显然不符合巴菲特的投资风格。通过接连的减持之后,目前伯克希尔对苹果的股票持仓比例已经趋于合理,也进一步分散了股票投资的风险。
大举抛售苹果股票之后,为何巴菲特会选择了谷歌,巴菲特是否对科技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从美股市场的市值排名分析,谷歌排在了第四名,前三名分别为英伟达、苹果和微软。从现金储备排名来看,谷歌属于科技七巨头中现金储备充裕的公司之一,而且谷歌的盈利模式更倾向于多元化,包括搜索、广告、云业务等,都可以做到持续盈利,加上自身的现金储备优势,谷歌的护城河显得比较深厚。
在美股科技股中,微软、谷歌、苹果应该属于同一类型的公司,而且它们的护城河也是其他科技公司无法在短时间内打破的。从AI投资布局上,微软与谷歌似乎走在了前列,苹果却在这一轮AI竞赛中输在了起跑线上,接下来可否随后跟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变数。
由此可见,从公司护城河、商业模式、现金储备、股东回报等方面分析,谷歌并不输给苹果,甚至比苹果更具有竞争优势。如果按照今年三季度的平均价格买入,那么巴菲特已经在谷歌这家公司上获得了可观的投资回报,目前看来巴菲特这笔投资也是一笔相对成功的投资。
从苹果到谷歌,是否意味着巴菲特的投资风格已经发生了改变?实际上,对巴菲特的系列投资行为,反映出巴菲特的投资更倾向于多元化,并不局限于传统行业、传统公司的投资布局。伯克希尔也从过去消费、金融、能源股的布局,逐渐扩展到科技、消费、金融和能源股的布局,伯克希尔的投资版图正在逐渐扩大。
截至目前,伯克希尔已经拥有3816.7亿美元的现金储备,拿着巨额现金的巴菲特,正在积极寻找着高性价比的优质资产。相比起估值接近40倍的苹果,谷歌的估值还不到30倍,而且公司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从投资性价比来看,谷歌似乎比苹果更具有投资优势。
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巴菲特将会在明年1月正式卸任伯克希尔的CEO,现在正处于交接的关键时间点,公司很多重大决策逐渐由新任CEO阿贝尔主导。针对谷歌的投资,也许未必是巴菲特的决策,但考虑到之前巴菲特投资苹果的投资行为,伯克希尔这一笔投资谷歌的决策已经经过了公司的深思熟虑。无论是商业模式、现金储备,还是股东回报等方面,谷歌都比较符合巴菲特的投资思路,甚至被认为是10年前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