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经济焦虑升级,万亿美元或换人民币,人民币升值成定局
创始人
2025-11-17 09:10:56

美国经济的焦虑:万亿美元资金或将回流中国,人民币升值箭在弦上?

与其说这是一则新闻,不如说是一场关于全球经济格局变迁的预言。美国经济学者史蒂芬·詹的观点掷地有声:受高债务压力和美联储降息影响,高达万亿美元的资金可能从美国回流中国,这将有力推动人民币升值。事情的来龙去脉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严谨的数据分析和对未来趋势的预判之上。

首先,时间拨回到2024年8月,詹便已敏锐地察觉到降息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美元走弱,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中国企业或将加速资金回撤。他大胆预测,这股回流浪潮的规模可能达到惊人的1万亿至1.3万亿美元,并促使人民币升值约10%。

将时间轴拉长,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美国债务的累积过程。2003年,美国国债约为7.9万亿美元,而到了2025年,这一数字已膨胀至38万亿美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至2025年这三年,债务规模从30万亿美元飙升至38万亿美元,年增速一度超过20%,这无疑为未来的经济埋下了隐患。

美联储的政策调整是影响资本流动的关键因素。自2024年见顶后,美联储开始逐步放松货币政策。2025年10月29日,联邦基金利率降至3.75?.00%区间,美元的吸引力因此大打折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始终保持稳健,截至2025年10月底为3.3433万亿美元,且上半年贸易顺差高达2941亿美元。这表明,尽管资本流动活跃,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稳固。

那么,这笔庞大的资金将如何回流?中国企业在疫情期间积累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海外美元资产,主要投资于债券和股权。然而,随着降息导致收益下降,这些资产的回流动力显著增强。詹预计,资金回流将分阶段进行,首先是抛售约5000亿美元的短期债券,随后将股权从美股逐步转移至国内或香港市场,最终在2026年前完成主要撤退。

资金回流后,其流向也备受关注。半导体和新能源产业预计将成为首选。数据显示,半导体产业的投资份额已从2020年的15%增长到2025年的25%,制程技术也从28纳米向7纳米不断推进。与此同时,电动汽车产业也受益匪浅,产量从2020年的200万辆激增至2025年的800万辆,电池技术也正从磷酸铁锂向固态电池迈进,续航里程也从500公里提升至1000公里。

货币政策层面上,中美利差的收窄将进一步放大资金流动的效应。2024年,中美利差约为2%,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已收窄至1%。如果回流规模果真如詹所预测,美国资本市场和国债市场将面临明显的挤压。事实上,一些大型投资者已经开始调整投资策略。例如,股神巴菲特在2025年减少了美国股票的配置,转而投资新兴市场。这些举动无疑会影响市场预期,并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动。

美国经济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2025年10月,美国通胀率依然高于目标水平,9月份通胀率为3.0%,而10月份新增就业仅为1.2万个,私营部门平均每周流失1.125万个岗位。经济放缓和沉重的债务负担迫使美联储不得不选择降息。截至2025年10月底,美联储年内已累计降息三次,共计0.75个百分点,直接影响了美元的回报率和国际资本的配置。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充裕的外汇储备和经常账户顺差为资本回流提供了缓冲。2025年10月,中国外汇储备较上月增加了47亿美元,上半年经常项目顺差高达2941亿美元。这些数字表明,资本回流并非毫无秩序的冲击,而是有条不紊的资产配置调整。

在汇率方面,人民币在2025年稳定在7.1217附近,略高于2024年底的7.1,升值迹象初现。此外,人民币在支付和结算层面的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2020年至2025年,人民币支付份额从2%上升至4%,贸易结算使用率从30%增长至50%。

美国高企的债务和资金外流之间存在着内在矛盾。二战后,美国债务迅速累积,克林顿时期虽曾短暂遏制了债务增长,但进入新千年后,债务再次加速膨胀,尤其是在2023年至2025年间,债务增速更是高达20%。与此同时,海外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的比例已降至不足四分之一,日本、中国、英国等主要持有者纷纷减持,迫使美国本土机构和家庭承担更多的债务负担。目前,每个美国人名义上背负着近11万美元的债务。

那么,资金回流对中国而言是机遇还是挑战?詹认为,这无疑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催化剂。回流资金将优先投资于基础设施和高端制造领域,航空、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此外,“一带一路”倡议的覆盖范围也从2020年的130个国家扩展到2025年的150个国家。

更为重要的是,资金回流并非简单的“堆钱”行为,而是通过投资推动产能、技术和产业升级。从2020年至2025年,这些项目从试验到商业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詹认为,人民币升值的上限为10%,这一幅度虽不足以颠覆全球经济格局,但足以改变许多人的财务状况。人民币升值将降低一部分进口成本,并促使外资企业和出口商重新评估利润和定价策略。与此同时,企业将通过汇率套期保值等手段来降低汇率风险。

综上所述,结合前文提到的时间节点,史蒂芬·詹早在2024年就发出了预警,美联储在2025年年内多次降息,并在10月29日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3.75?.00%区间,2025年10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为3.3433万亿美元,而2026年预计将是主要回撤完成的时间窗口。这一系列事件共同构成了推动人民币升值的潜在动力,也预示着全球经济格局可能迎来新的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债... 当前,金融投资正成为驱动银行扩表的重要力量,对银行业绩的影响持续加深。受债市震荡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收...
以创新深耕气体检测领域 开拓发... ● 本报记者 郑萃颖 在智慧城市的地下管廊中,化工企业的生产车间里,普通家庭的厨房角落,一枚枚气体安...
暴涨150% ,内存供应紧致经... 图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11月17日讯(记者 翟智超)“存储成本上涨远超预期,且将持续加剧。”小米集...
品高股份:11月14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4日,品高股份(688227)融资买入2121.9万元,融资偿还1933.06...
“80后”许阳阳接班,达利食品... 来源:斑马消费 经过30多年食品行业的打拼,许世辉带领达利食品完成了从“0到1”的原始积累。他终于...
观察|“好看第一位”和“安全是... 一天内,小米创始人雷军连发3条微博谈论汽车安全。 11月16日,雷军在微博发文:在去年4月的一次采访...
千里科技赴港IPO之际,二股东... 11月16日晚间,千里科技(601777)发布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江河汇出具的《股东减...
中泰证券:继续看好银行股稳健性... 中泰证券研报称,银行股经营模式和投资逻辑从“顺周期”到“弱周期”:市场强时,银行股短期偏弱;但经济偏...
原创 金... 金价的起伏,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今年以来,黄金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年内涨幅突破60%,白银也紧随其后...
向高质量进阶 探索银行系公募差... “过去几年行业发展像在不停换挡,从固收稳到权益热,从主动强到被动兴,慢一步就会跟不上。”兴业基金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