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改革加速:中国资本市场按下“快进键”》
——取消“无异议函”、成熟ETF直达注册,创新产品审慎评估,监管在“放”与“管”之间找到最佳平衡
你有没有遇过这种尴尬:基金公司好不容易设计出一只ETF,还没来得及抢占风口,就卡在流程上“排队领路条”?
现在,剧情反转了——证监会正式取消ETF注册环节的“无异议函”,意味着跟踪成熟指数的ETF从此可以直奔注册通道,上市速度像被按下了“倍速播放”。
为什么敢放?因为行业已经长大。ETF规模突破万亿元,产品开发与运作能力愈发成熟,过去那道“再确认一下”的程序,如今反而成了拖慢效率的“绊脚石”。简化流程,就是把时间还给市场,把活力留给行业。
但可别以为监管从此“完全放飞”。对于复杂结构、创新策略、新指数产品化等类型,交易所仍会启动产品开发评估机制,确保它们不是“实验品”,而是真正的“精品”。成熟产品走绿色通道,创新产品走专家评审,逻辑稳得像是为市场量身定制的“分级通道”。
更妙的是,监管这次点破了行业痛点:别再扎堆跟风。AI火就申AI,芯片热就上芯片,最后募集失败、流动性低迷,受伤的是投资者。接下来,分批注册、合理首发规模等措施,将让市场回归理性,把资源留给真正有价值、有能力的机构。
放得更科学,管得更智慧,市场更阳光。随着制度型改革持续推进,中国ETF市场正迎来一个更高效、更专业、更值得信赖的新阶段,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就是三个关键词:更快、更稳、更丰富。
(唐加文,笔名金观平;本文成稿后,经AI审阅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