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20日讯(编辑 李响)仅间隔半年,科创债市场新增净融资即将突破1.5万亿,成为今年信用债市场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
财联社最新梳理,自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正式启动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以来,截至11月19日,Wind数据显示,科创债累计发行1363只,合计募资15458.25亿元,净融资额达14751.06亿元。在这一跨越式增长背后,科创债发行主体多元化、发行期限匹配度、发行区域集中度等三大特点也逐步明显。
据分类统计,从发行主体结构方面,科创债发行人呈现“多元演进但国企主导”的鲜明特征。Wind数据显示,累计1095家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参与科创债市场,发行占比达83.5%,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参与度稳步提升,累计发行数量升至150家。
有评级机构人士对财联社表示,这一格局与科创项目属性及市场初期特征高度相关。“国企凭借在重大科创项目中的主导地位、稳定信用资质,自然成为政策初期的发行主力,而民营企业虽占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92%以上,但当前科创债参与度仅10%左右,融资成本高、增信渠道少等问题仍制约其积极性”。
图:科创债发行企业性质分布
数据来源:Wind,财联社整理
财联社梳理发现,当前发行利率较高的品种集中于民营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其中发行利率高于4%的分别有4家和3家,民企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5.65%的发行利率居首,而发行利率较高的地方国有企业,则集中在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产业主体。若从市场整体来看,科创债平均票面利率仍低于同期一般信用债,政策红利带来的利率优惠已初步显现,Wind数据显示,近半数(670只)科创债发行利率低于2%,民企中利率分化现象较为凸显,剔除可交换债,民企发行利率最低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1.47%。
图:科创债主体发行利率分布
数据来源:Wind,财联社整理
“当前利率定价的差异源于信用资质与项目风险的双重考量”,有分析人士指出,低利率品种多为AAA级国企发行的成熟项目,高利率则集中于技术迭代快、不确定性高的民企项目。不过当前金融机构通过科创债探索综合服务模式,如银行发行科创债可构建“债、贷、股、链”服务体系,对于民营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此同时,财联社还注意到,当前发行科创债的主体期限分布与科创项目周期形成了适配性匹配,其中2-3年期品种以495只居首,同时也有99只债券存续期限超5年。“2-3年期限主要匹配科创项目从研发到初步产业化的周期,而5年以上长期品种则服务于基础研发等长周期项目,体现资金供给与技术攻关的长期绑定。比如中关村资本近期发行的北交所首单中长期科创债,以超5年期限募集资金投向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构建‘发债-投资-退出’闭环”,前述分析人士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市场超千只科创债发行浪潮中,区域集中度高的特征同样值得关注。其中北京以280家发行主体居首,远超第二名浙江的125家,另有8个地区发行主体不足10家。“这与各地科创资源集聚度高度相关。”华泰证券团队指出,北京凭借中关村科创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密集的优势,成为科创债核心发行地,而中西部地区因科创企业基数小、产业基础薄弱,发行规模相对有限。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首单科创可转债获批等产品创新落地,风险补偿基金、信用保护工具等配套措施落地,未来中长期资金将加速入市,科创债市场将向“主体更多元、期限更适配、区域更均衡”方向演进,为科技创新注入更持久的资本动力。
(财联社 李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