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在汉交会上,武汉国际供应链对接合作交流活动成功举办。活动促成8个采购与合作项目现场签约,签约总金额近30亿元,呈现出多元合作、业态创新、区域协同和供应链互补等显著特点。
此次活动作为2025年“汉交会”重要配套专场之一,由武汉市商务局主办、长江国贸公司承办、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支持。活动以“链接资源 共赢未来”为主题,旨在发挥“汉交会”平台作用,汇聚政府部门、行业机构、重点企业等多方力量,支持引导武汉市企业拓展境内外供应链合作伙伴,加快构建武汉市联通全球、协同高效的国际供应链体系。
武汉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力军、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郭奎龙分别致欢迎辞,并对当前重点供应链平台发展成效表示充分肯定,对与会的近200名境外客商表示热烈欢迎,呼吁进一步坚定信心、链接武汉,共同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肯尼亚驻华大使威利·贝特受邀致辞,盛赞武汉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产业基础,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深化肯尼亚与武汉的经贸交流合作。
活动促成8个采购与合作项目现场签约,签约总金额近30亿元,呈现出多元合作、业态创新、区域协同和供应链互补等显著特点。其中,长江商社汽车出口项目、湖北楚象化肥出口项目、湖北国贸进口牛肉项目、九州医药医疗设备采购项目等贸易合作,将进一步畅通国际供应链渠道,扩大贸易规模与份额;同时,国际经合与武汉数贸研究院达成的数字贸易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推动供应链向数字化、协同化升级,大幅提升其效率与韧性。
对接交流环节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安排,为多方深化合作搭建平台。会场采用“岛屿”洽谈形式,组织东风汽车、长江国贸等7家重点企业设台,众多境内外合作伙伴根据业务需求入场对接。各方围绕贸易资源对接、跨境物流合作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参会企业普遍反映,此类对接形式有效拓展了市场渠道、发掘了潜在合作机遇。
武汉市商务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培育壮大国际供应链企业,完善外贸综合服务体系,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推动更多企业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湖北武汉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作出应有贡献。
肯尼亚、古巴、蒙古、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使领馆官员、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供应链平台企业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境外重点经销商、知名品牌商、大宗及肉类商品等合作商代表、境内知名品牌商、龙头贸易企业、高端制造企业、供应链服务商等企业代表、市内中小企业代表、各外贸综合服务中心、新闻媒体代表等200余名嘉宾出席活动。
九派新闻通讯员 赵燕 记者 王晶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