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令人唏嘘。曾经,三年期存款利率尚能维持在百分之三以上,但时至今日,这一数字已悄然跌破三,不少业内人士甚至惊呼,国内银行存款已正式步入“二字头”时代。然而,市场的低利率并未浇灭居民储蓄的热情,反而催生出更为旺盛的存款需求。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月至七月,我国居民新增存款高达惊人的11.09万亿元。
这一现象背后,实则透露出居民在投资选择上的无奈。放眼当下,股票、基金以及银行理财产品等投资渠道,无不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本金的损失。相比之下,将资金稳妥地存入银行,似乎成了一种更为稳健的选择。更何况,许多家庭将储蓄视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重要屏障,例如失业、突发疾病以及养老等潜在支出。设想一下,一旦家中毫无储蓄,面对意外变故,将难以渡过难关。
正因如此,面对储户日益高涨的存款热情,有业内专家特别提醒,手握巨额存款的居民,务必在以下三个方面提前做好准备,而这三个关键点,或许正是许多人尚未意识到的。
首先,时刻关注资金的流动性。当前,许多储户偏爱将资金锁定在三年期甚至五年期的定期存款中,其主要吸引力在于较高的利率回报。然而,长期的存款期限也意味着极差的资金流动性。一旦储户在中途急需提前支取这笔款项,其原本可观的利息收入将瞬间缩水至活期利率,而目前的活期利率仅为可怜的百分之零点二。如此一来,储户将承受巨大的利息损失。
在此,我们提供一个更具策略性的建议:若您拥有六十万元人民币,不妨将其平均分成三份。一份存入一年期定期,另一份存入二年期定期,最后一份则存入三年期定期。如此安排,可确保每年都有一笔资金到期,既能享受到相对较高的存款利息,又能有效解决资金的流动性难题。
其次,切勿将所有资金集中存入同一家银行。现如今,不少储户倾向于选择中小银行,因为它们往往能提供比国有大型银行更为诱人的存款利率。然而,将资金存入中小银行,也意味着要承担其未来可能破产的潜在风险。今年以来,辽阳农商银行、辽阳太子河村镇银行等便因经营不善而遭遇破产的厄运。
因此,我们的建议是,储户可以适度将资金存入中小银行,以获取更高的存款利率。但务必将资金分散,存入多家中小银行,且每家银行的存款总额不应超过五十万元人民币。如此一来,即使某家银行不幸破产,您的存款也能获得全额赔付。
第三,警惕误购理财产品。当下,许多储户在银行存款时,常会抱怨存款利率过低。这时,部分银行工作人员便会积极推荐银行理财产品或代销的保险产品,这些产品往往承诺着诱人的收益率。储户误以为这是银行推出的创新特色存款,便欣然应允购买。
然而,事后却发现,自己并非购买了特色存款,而是被误导购买了高风险的理财产品。因此,储户在银行办理存款业务时,务必前往柜台亲自办理,并仔细核对所购买的产品究竟是定期存款还是理财产品。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应立即与银行方面进行沟通交涉。
当然,除了上述三个关键点的准备之外,手握存款的储户还应主动了解当前银行是否在发售大额存单或国债。通常而言,大额存单和国债的利率会高于定期存款,能够帮助储户实现利息收入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