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近期,三家股份制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sset Investment Companies,以下简称“AIC”)均已获批开业。
11月23日,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其筹建的信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银金投”)已于11月21日收到金融监管总局获准开业的批复。注册资本为10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为广东省广州市。
11月23日,中信银行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信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获准开业的公告。
同日,招商银行发布《关于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获准开业的公告》,称于11月21日收到监管批复,其全资筹建的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银投资”)获准开业。注册地为深圳市,注册资本高达150亿元。
11月23日,招商银行发布关于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获准开业的公告。
此前的11月16日,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银投资”)在福州揭牌成立,成为全国首家由股份制银行发起设立的金融AIC。
11月16日,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在福州揭牌成立并举行签约活动。图片来源:福州新闻网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有利于促进资金加速向科技创新企业流动,优化融资结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金融AIC设立初衷是什么?
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专门机构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原银保监会)2018年印发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试行)》,金融AIC是指经批准设立的,主要从事银行债权转股权及配套支持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AIC是为实施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而设立的机构,主要是为了帮助企业降杠杆,最初仅由5家大型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2016年,随着《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的出台,金融AIC应运而生,成为商业银行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专门机构。
2017年起,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先后设立旗下AIC,分别为建信投资、工银投资、农银投资、中银投资和交银投资。
时隔8年,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三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AIC相继获准开业,标志着我国银行系AIC市场迎来新一轮扩容。
金融AIC发展趋势如何?
从国有大行拓展至股份制银行
“从最初的国有大行试点到股份制银行加入,AIC已从化解不良资产的政策工具逐步转型为市场化、专业化的资产管理与投资机构。”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告诉记者。
2020年开始,监管部门批准五大金融AIC在上海试点开展“不以债转股为目的”的股权投资业务,重点参与开展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以及长三角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协调发展相关的企业重组、股权投资、直接投资等业务,标志着其功能正由“处置不良”向“战略投资”延伸。
2024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明确将金融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北京等18个城市,同时适当放宽股权投资金额和比例限制,将机构表内投资占比由原来的4%提高到10%,投资单只私募基金的占比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
2025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将AIC股权投资范围扩大至18个试点城市所在省份,并支持符合条件的其他商业银行发起设立AIC。
8家金融AIC统计表。封面新闻记者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随后,监管部门依次批复了兴业银行(5月7日)、中信银行(6月3日)、招商银行(7月4日)和邮储银行(10月27日),同意其筹建金融AIC。
曾刚指出,目前AIC的业务范围由传统的“债转股+资产处置”拓展至“股权投资+企业重组+债务优化”等多层次金融服务,经营模式从“政策导向型”向“市场驱动型”演变。核心功能上,AIC正承担起连接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与产业链的纽带作用,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资本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AIC成员扩容有何意义?
服务更多科技型企业
董希淼指出,目前AIC已从最初专注于债转股的专业金融机构,逐步演变为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期资本供给者”。
兴业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兴银投资将依托专业化、市场化的债转股及相关业务,加大支持科创企业与民营企业,通过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有效降低杠杆率,精准服务新质生产力,为实体经济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中信银行公告称,信银金投获准开业,是大力支持“科技金融”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关键举措,将围绕战略新兴产业、“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 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及股权投资业务,发挥股权投资对科创企业、民营经济的支持作用,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发挥价值发现的作用。
根据招商银行公告,设立招银投资后,将通过专业化开展市场化债转股业务,深化产融协同与集团协同,服务实体经济;同时积极开展股权投资试点业务,赋能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综合化经营能力,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董希淼表示,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将充分发挥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化基因浓、产品创新能力强等优势,促进资金加速向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流动,优化融资结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对全国性银行而言,通过内部投贷联动,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服务更多科技型企业,长期看将有效改善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获得多元化的收入,减缓净息差收窄的压力,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但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门槛和要求较高,部分股份制银行并不满足设立条件。”董希淼说。
“股份制银行AIC的加入将重塑债转股和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竞争版图”,曾刚表示,原有竞争格局由“国有大行主导”转向“多层次银行体系协同”,同时还将加快不良资产证券化及投资退出机制的完善,促进价格发现机制的市场化,推动金融资源更有效地向优质企业与新兴产业流动。
AIC在科技金融领域有何应用?
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金融AIC的投资重点集中于半导体、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硬科技领域。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AIC机构之一,工银投资先后参与华大半导体、积塔半导体项目,助力我国半导体产业在“卡脖子”环节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积极布局战略新兴产业等赛道,科技领域累计投资规模超过1700亿元。
农银投资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投研领域之一。截至今年6月末,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及硬科技领域,累计投资项目数量93个、投资金额203亿元。
建信投资已形成具有建行特色的耐心资本助力科技金融的服务模式。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自有资金投资科技型企业近1200亿元,合作发起约50只私募股权基金,认缴总规模近1300亿元。
“AIC业务模式在科技金融领域展现出独特应用前景”,曾刚指出,科创企业普遍面临“轻资产、高风险、长周期”特征,传统信贷难以覆盖,而AIC的股权投资属性天然契合科创企业需求。通过“债转股+股权投资”组合,AIC可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既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又支持长期研发投入,形成“投贷联动”协同效应。
曾刚强调,特别是在“硬科技”企业培育中,AIC可发挥耐心资本作用,容忍技术攻关的不确定性。依托母行的客户资源和产业洞察,AIC还能精准识别技术路线和市场前景,降低投资风险。
与此同时,AIC破解科创企业的融资难题仍需突破瓶颈:一是风险容忍度问题,银行体系风险偏好与科创投资高风险特征存在矛盾;二是退出机制不畅,科创板、北交所虽提供通道,但市场容量有限;三是专业能力短板,技术评估、投后赋能等需要长期积累。“未来需要政策引导、市场培育和能力建设协同发力。”曾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