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科兴生物——这位曾经的“疫苗之王”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决定函,公司若不及时申请听证,股票会在11月21日暂停交易!
2019年纳斯达克以“公司治理混乱”强制停牌,作为中国第一家赴美上市的疫苗企业,股价最终定格在6.470美元。
01
收退市函
纳斯达克的一份决定函,将科兴生物推向悬崖边缘。
根据中国证券报报道,科兴生物已于11月12日收到纳斯达克退市决定函,原因疑似未能按时提交2024年度报告。
“疫苗之王”的皇冠这就要被摘下了?
纳斯达克在决定函中指出,公司若没有及时申诉,其股票将于11月21日起暂停交易并退市。
疫苗行业的龙头为啥在美濒临退市?
2025年4月29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迟交通知中披露,其未能按时提交报告的原因为:
2025年4月15日,致同中通会计师事务所辞任公司独立注册会计师一职。
但纳斯达克会管这些?
根据纳斯达克退市规则,如果“股东权益标准”“市值标准”“利润标准”三个标准均未达到,便会触发退市警示,而科兴生物未能按时提交2024年报最终让公司面临退市风险。
但真的只是这样吗?
如果说迟交的年报是退市的导火索,那么“公司治理混乱”堪称定时炸弹。
回顾过往,2019的时候科兴生物还被纳斯达克以“公司治理混乱”为由强制停牌,股价也定格在6年前的6.470美元/股,总市值为3.89亿美元。
长达6年的停牌,对科兴生物的影响无疑是致命的。
期间公司业绩大好,作为公司股东无法交易其持有的股票。内部无法流通,外部无法进场,被困在资本的牢笼中。
造成这一切的“元凶”,恐怕只有它自己知道。
02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科兴以“为人类消除疾病提供疫苗”为使命,致力于人用疫苗及其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等。
但听起来使命感十足的科兴生物,有时也不得不信命。
从2024年半年报看,公司营收1.213亿美元,同比下降13.58%;归母净利润为-789.7万美元,同比暴跌146.68%;销售净利率同比下降56.57%。
公司的盈利能力逐年下滑,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
存货周转天数由173.62天增加至646.63天。
存货变现能力下降,资金占用升高,周转效率下降,公司业务能力值得商榷。
此外,经营业务现金净额为-4.389亿美元,同比下降90.78%;研发费用为1.441亿美元,同比下降4.63%,研发费用降低说明它或许是真没钱了。
就目前的疫苗核心业务来看,公司主要产品有,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克尔来福)、中国第一支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孩尔来福)、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安尔来福)和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等。
但我们正处于后疫情时代,市场对于新冠病毒疫苗的需求逐渐减少。
因此从2023年开始,其新冠疫苗销售量逐渐减少,销售占比也在逐渐萎缩,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
所以,科兴生物并非个例。
就拿康泰生物来说,截至2024年6月30日,康泰生物前三季度总营收达17.31亿元,同比下降30.54%;归母净利润为5.10亿元,同比下降67.61%。
2024年全年,各大疫苗公司都因价格战营收有所下滑。
还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03
暴涨又暴跌
科兴生物何时暴涨,笔者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2021年,疫情全面爆发。
根据牛津大学的报告,全球至少24.2%新冠病毒疫苗来自科兴生物,市场占有率极高。
科兴生物凭借自身研发的新冠疫苗克尔来福(CoronaVac)实现营收193.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0亿元),同比暴涨3694.3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达到84.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90亿元),同比暴涨7571.97%。
对比同年的大厂,百度2021年净利润为188亿元,相当于2个百度。
同时,毛利达183亿美元,同比增长4027.39%,达到公司顶峰!
那疫情爆发之前呢?
2020年,公司全年营收5.1亿美元,2019年营收更是不超过3亿美元。
真是“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但随着全球疫情逐渐缓和,新冠疫苗的需求量直线下降,科兴生物的业绩急剧下滑。
从2022年开始,科兴生物的营收逐年下降,净利润降幅接近 99% ,并出现亏损。到2024年1月,科兴中维的新冠疫苗已确认全部停产 。
单靠一条腿走路,无法长久,新的增长点也尚未形成 。
疫苗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频发,产品利润逐渐被压缩,科兴生物的营收利润双降也成了必然。
04
分红与内斗
分红也有意思。
根据财经网信息,2025年7月9日,科兴生物召开股东大会,大会通过了赛富投资基金的两项提案:罢免公司现任董事,并选举SAIF Partners提名的10位资深董事候选人进入公司董事会。
就在股东大会前不久,公司提出分红总额高达74.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0亿元)的计划,比停牌前的总市值还高,其中的股息高达850%。
首期每股55美元将会在特别股东会召开前完成支付;二、三期合计最高可达每股124美元。但有消息显示,第三轮分红需根据新的股息政策从公司现金中能分红的份额。
根据公开股东持股数信息,首次分红的受益人有:强新资本及相关方(约6.88亿美元)、赛富基金(约5.93亿美元)、尹卫东(约3.5亿美元)、鼎晖投资(约3.3亿美元)等。
邓勇教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大量资金用于分红,意味着企业可用于研发投入、业务拓展、设备更新等方面的资金减少,可能会限制企业的发展能力。同时,高额分红会减少现金储备,降低企业的财务弹性和抗风险能力。”
此次大额分红若全部落实,将会对公司未来发展与研发创新造成不小的伤害。
内部斗争也激烈。
2001年,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成立。尹卫东技术入股24%,潘爱华出资占股76%。这也为两人未来的斗争埋下伏笔。
2016年,两人因科兴生物私有化产生分歧,形成两大阵营,尹卫东提出每股6.18美元私有化,潘爱华提出7美元竞争性要约。
到2018年,两人矛盾加剧,竞争激烈。2月潘爱华联合强新资本在股东大会上反对尹卫东等董事连任,提出新董事名单;4月尹卫东启动“毒丸计划”;4月,厂房断电,生产停滞。
2019年,纳斯达克介入,强制停牌。公司股价定格在6.47美元长达6年。2024年初,随着潘爱华因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被判刑13年,两人的竞争也就此告一段落。
笔者认为,公司能否长久发展,靠的是内部的团结与外部的利好。长期发展的公司得益于完善的公司制度、创新精神、长远的目光等等。
而科兴生物长年的内斗以及高额的分红,势必让公司深陷泥潭。
05
结语
在当前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科兴生物未来的“复牌”困难重重。
内部矛盾的激化同样令人失望。从古至今,内斗的结局都是如此惨烈,就像西晋八王之乱,为了争夺权力死伤无数,动摇根基。
科兴生物长达十年的内斗何尝不是八王之乱的“重蹈覆辙”!即便一年赚过600亿元,内部的不团结仍将公司推向退市边缘。
而百亿分红似乎对外宣示“分家产”,真的会变成拿钱退场独留空壳吗?
科兴生物的未来充满未知,笔者同样希望公司能够回到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