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北京,一女子的账户突然收到28万元,随后便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对方声称自己转错了,竟然要求女子把钱给退回去!女子觉得,事出反常必有妖,于是她就果断报警求助,得知结果后,女子被吓的直冒冷汗!
(案例来源:法治在线)
一个转账信息瞬间改变了敏智的生活,静谧的家中,她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手机突然收到一条信息,眼前的画面瞬间定格,28万元!这是个什么情况?
敏智惊喜之余,心中又充满了疑惑!她迅速查看手机短信,仔细阅读了内容后,她确认,这的确是一条转账信息!28万元已经汇入了她的银行账户。
"难道我中了彩票?"敏智嘴角勾起一丝笑意,心中充满了幸福感!她开始幻想,这笔意外的巨款将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是否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然而,就在她沉浸在幸福之时,手机铃声突然响起,将她从幻想中拉了回来,一个陌生的号码出现在屏幕上,敏智犹豫了一下,接起了电话。
"您好,我是某公司的财务代表,有个重要的事情需要和您沟通。"电话那头的声音显得非常正式而庄重。
敏智心中一动,难道这28万元真的是来自这家公司?她忐忑不安地询问:"您说的是关于转账的事情吗?"
“是的,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的员工出现了疏忽,将款项错误地转入了您的账户,我们希望您能理解并协助我们将款项转回来。”对方的语气十分诚恳。
敏智瞬间陷入了两难,虽然她知道这笔钱并不是她应得的,但对方的解释又似乎很合理。毕竟,公司犯了错误,自己作为一个诚实的人,是否应该帮他们解决问题呢?
放下电话,她脸上挂着一抹疑虑。
随着时间的推移,敏智的内心愈发纠结,她希望能把这件事彻底解决,但同时又担心自己会因此而陷入困境。
于是,她决定咨询一下银行,以确认对方的说法是否属实。拨通了客服热线,她详细陈述了事情的经过。
“对不起,这个账户并不属于某公司,而是个人账户转的账。我们也无法为您办理退款手续。”客服的回答让敏智陷入了更深的困惑。
怎么会这样?公司的解释与银行的说法明显不符。敏智开始意识到这件事并非那么简单,她不禁开始怀疑对方的真实意图。
为了寻求答案,她决定报警!
敏智与警方取得联系后,将整个经过详细地叙述了一遍。民警听罢,郑重的告诉她:这很可能是一个骗局,绝对不能轻举妄动!
敏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她完全没有想到这个很平常的转账信息,竟然可能是一个骗局。
原来,这种骗局就是利用对方将钱汇入自己账户,然后声称是公司的错误,请求将款项退回。
这样一来,敏智将自己的钱退回去,而对方会在24小时内撤销转账,她最终成了骗局的受害者。
“太可怕了,幸亏我没有随便操作。”敏智撂下电话就感到一阵后怕,她也意识到,幸亏自己的警惕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这件事并没有就此结束。敏智又接到了对方的电话,而这次竟然声称,如果她将钱退回去,他们可以给予一部分补偿。
敏智面临着新的选择,但她已经从民警那里获得了足够的警示,她坚定地拒绝了对方的要求。
“骗子永远都会变着法儿诱骗人,但我绝不会上当。”敏智下定决心,她不愿让自己成为骗局的牺牲品,更不愿将自己的财产轻易交出去。
时间流逝,24小时转瞬即逝。
敏智坚持不退款,果然,在最后一刻,对方撤销了这笔转账。手机上的28万元转账信息依然存在,但钱已经不见了。
这个经历让敏智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中的喜事与祸事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幸亏她没有被骗局蒙蔽双眼。
对于这件事,我们站在法律的角度,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出人意料的情况,就像敏智一样,她本是在家里闲着没事,却收到了一笔28万元的转账,这让她欣喜若狂。
但是,喜事转瞬间变成了一场意想不到的祸事,而敏智面临的选择,不仅考验了她的智慧,也牵动了法律的底线。
首先,让我们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待敏智的境况。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构成侵占罪需要满足两个要素:一是客观上将他人财物占为己有,拒不交还。
二是主观上的故意。敏智收到转账后,并没有选择隐瞒,而是及时报警,这表现出她的谨慎和诚实,因此,她的行为并不构成侵占罪。
另一方面,涉及洗钱罪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根据法律规定,提供资金账户是构成洗钱罪的要素之一。
在本案中,敏智并非自愿为他人提供资金账户,而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到转账,因此她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这种新型骗局的本质,就是骗子试图通过诱使受害人将钱退还,从而让受害人陷入更大的损失,甚至卷入洗钱等犯罪活动!民警的介入以及对骗局的分析,帮助敏智规避了所有风险!
关注@普法宣传课 用案例讲述生活,品人生百态、学法律知识!
#今日法律分享# #用法律说生活#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普法宣传课,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下一篇:央媒评女子带3娃买4张票登机被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