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8月23日)申城步入“处暑”,未来数日随机雷阵雨将频繁“光临”本市,以雷鸣大雨的方式为申城带来阵阵秋凉。处暑节气的天气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伴随着秋雨的来临,气温会逐渐降低。这一节气以温燥为主,虽然在名义上已入秋季,但申城仍会感受夏热的余威,未来是否一派“热未尽、夏未央”之象,还请市民朋友们及时关注最新天气动态。
今日申城气温略降,最高气温回落到32℃,远离高温线。天气仍以多云为主,但由于降雨系统南落,雨水并未完全消停,仍有不时出现的阵雨或雷雨。今晨凉爽十分,晨间的最低温度在24~26℃左右,可谓十分宜人。公园中,暑热在入秋转凉和园内绿意的“联手”之下渐渐消退,选择来到公园散心的市民朋友们相较先前三伏天的人数,有了明显增长。林荫步道的两旁花草繁茂,鸟儿歌唱,似在欢送过往难熬的暑热。申城暂别了高温天,但频繁的雨水仍不少,晨间、午后、傍晚,各个地区先后迎来了随机的雨水,未来数日亦将如此,市民朋友们出行还是要备好雨具。
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邬锐告诉记者:“从明天开始,上海处在副热带高压的边缘,还是多午后局地阵雨的天气,气温可能要升到33℃左右,周末会比较凉爽,最高气温在31~32℃之间。”
雨水增多会使暑热消退吗?上海中心气象台预计,本周后期以多云天气为主,午后随机的雷阵雨还要留心,天空整体云层厚、云量多,阳光打折,分散的雨水不时露个面。不过“处暑”转凉这个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预计申城8月底前将告别高温天气,暑热不一定立刻终结,但大趋势上没那么热了。
处暑养生四要点
1.适当秋冻渐添衣
所谓“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意思是春天气候刚刚回暖,但容易乍暖还寒不宜减衣过快;同理,秋天气候刚稍稍凉爽,仍处于季节交替的阶段,气候尚不稳定,且初秋仍有“秋老虎”,不宜添衣过猛过快。
2.睡眠安怡应秋气
处暑后天气将逐渐变凉,应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每天早卧早起,还要适当午睡。“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还要注意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避免秋燥的干扰。
3.运动伸展解秋乏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秋乏是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生理现象,因各人的身体情况不同,症状也轻重不一。处暑时期早晚天气渐趋凉爽,此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能起到有效缓解秋乏的作用。
4.饮食清润御秋虎
处暑后,空气中的湿度会逐渐下降,人们会感到皮肤干燥、鼻腔干燥、口咽干燥、大便干结,这个时候要多吃一些多汁的蔬菜与水果,如黄瓜、冬瓜、芹菜、菠菜、芝麻、百合、胡萝卜、白萝卜、秋梨、莲藕、荸荠、柑橘、香蕉、柚子、罗汉果等。
记者:解景昇
编辑:邱彩红
校对:陈海笑
审校:韦丽